2015年4月,前澳洲總理馬爾康·滕布爾(Malcolm Turnbull)曾說:「不尊重婦女並不總是導致針對婦女的暴力行為。但所有針對婦女的暴力行為都始於不尊重婦女。」到了九年後的今天,澳洲的家庭暴力變得更嚴重,每四天便有一名婦女被殺,而這些數字並未包括每週受傷的女性。澳洲犯罪學研究所的澳洲兇殺案報告顯示,49%的女性兇殺案受害者是被前任或現任親密伴侶殺害的。家庭暴力是新南威爾斯州警方面臨的最大挑戰,每天竟然接到多過500個的報警求助電話。似乎目前聯邦或州政府應對家庭暴力和性暴力禍害的法律和方法並未能發揮效用。
家暴離我們不遠
當我們在電視或報章上看到家暴的案例,我們可能覺得這些事離我們很遠。但在我們的生活中,以下的例子,可能都不陌生。
我太太有個朋友,早年從香港移民到雪梨(悉尼),她有一對子女。因為我們兩家的女兒都在同一間小學讀書,我們會送一些二手的校服給她。不幸的是,她的丈夫常向她施暴,她和兒女被迫搬到一間政府社區和司法部供給的住房,以避免他丈夫的滋擾。最終他們的婚姻以離婚結束。
我們有一個澳洲朋友,她來自一個破碎的家庭。她父親因為有外遇,謀殺了她的母親。我們從電視新聞中得知法庭的判決,都為她感到十分悲傷。
在我結婚後不久,工作和孩子給我很大的壓力。我當時是一個不懂得表達自己情緒的丈夫和父親。當我感到難以忍受的時候,我會責打我的孩子。現在想起那些日子,我都會感到懊悔和難過。原來家庭暴力是可能近在咫尺的。
問題出在哪裡
澳洲《雪梨晨鋒報(Sydney Morning Herald)》4月26日有一篇社論:「有多少女性死去,我們才願意面對這嚴重問題?」我心想為何當初的愛意,後來竟變成仇恨,甚至要置伴侶於死地?男人喜歡女人,但曾幾何時,會把他眼中的女性視為憎恨的對象?
男人究竟出了什麼問題,會導致他們去傷害女性?
我們應該問的問題不是:「女孩如何讓自己更安全?」我們反而要問:「男人是如何走到這一步?他們從何時開始,認為女人是可以欺凌的?是什麼助長了對女性的仇恨?」
當我仔細尋索,我看到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男人的憤怒和心理健康
我是在香港出生的,在澳洲接受中學和大學教育,可以算是經過了中西文化的熏陶。年幼的時候,爸爸對我說:「男兒流血不流淚。」在澳洲生活的初期,我覺得會抽菸、飲啤酒、打欖球和講粗口,才是真正的男子氣概。至於講心聲、流眼淚,說「對不起」,一定不會是男子漢做的事。相反地,女性通常有比較多的知心朋友,她們懂得用言語來表達自己的心事。
男性的弱點往往是把不滿(可能是被人羞辱、被人誤解或感到不被尊重的感覺)積結在心中,像一個睡火山一樣,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就爆發了。通常男性比較孔武有力,女性比較柔弱,男性的憤怒很容易以暴力來表達。伴侶拍拖的時候甜蜜溫馨,在婚後面對生活的種種挑戰,例如夫妻之性不協調,丈夫感到自尊心受創,或者男性有第三者,都往往發展成家庭暴力。另外的例子是男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經歷過家暴或被虐待。這原生家庭的深遠影響,可能會令男性在某些觸發點(Triggers)失控。
色情刊物和社交媒體的禍害
我兒時在香港,黃色的刊物或成人電影廣告只是在報攤或標版上展示。到了今時今日,色情淫褻的影像隨手可得,無論你是少年或成人,從你的手機或平板電腦都會一點即到。一般的年青人會在社交媒體(如TikTok, Facebook, Instagram等),看到許多色情淫褻的片段或影像。這些訊息大多是貶低女性,形容女性只是男性的洩慾工具。很不幸地,這些訊息改變了現今數碼世代人的社會規範(Social Norm),使男人產生貶低甚至憎恨(Misogyny)女性的錯誤觀念。
濫用藥物和酒精、沉迷賭博
澳洲是一個濫用藥物、酒精和沉迷賭博的國家。根據2022年一項調查報告,四分之一的澳洲人一生中都沾染酒精、毒品或賭博成癮。人們尋求刺激、慰藉、麻醉自己,或想發大財。男性在藥物和酒精的驅使下,很容易做出他後悔的事,例如用暴力對待妻子、女朋友或兒女。當男性賭博失去金錢之後,他亦有可能,把憤怒的心情發洩在他的家人身上。
我相信一般男人都會明白以上的問題,但是知道是一回事,能否逃離這些引誘,承認自己的軟弱,擺脫這些網羅(例如:尋求幫助)是另外一回事。
澳洲政府在5月1日發佈了一項「脫離暴力計畫(Leaving Violence)」。這計劃將對親密伴侶暴力的受害者,給予五千元的資助,幫助她們脫離暴力關係。這是政府為幫助家暴受害者所作的努力,但要真正杜絕家暴行為,還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
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cchc-heral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