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基督徒如何面對人工智能 澳洲 2024年06月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長久以來激發了許多人的想像力和幻想。

想象中的AI

科幻小說作家創作了許多關於人工智能題材的作品。在傑克·威廉森(Jack Williamson) 1948年的小說《人形機器人(The Humanoids)》中,一群人形機器人執行其最高指導原則:「服務、服從並保護人類免受傷害」,在本質上控制了人類生活的各樣活動。抵抗最高指導原則的,會被帶走並進行腦蛋白質切除手術,從而使人類能在機器人的統治下感到高興。許多關於人工智慧機器人的故事,都會描繪機器人可能會從人類手中奪取對文明的控制權,迫使人類屈服於機器人的統治、隱藏起來或被滅絕。在1984年的電影《未來戰士(Terminator)》中,阿諾·施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飾演的未來戰士機器人,被送回過去時間去刺殺人類女主角。

現實中的AI

來到2024年,AI有了超出想象的巨大的發展。AI和其他技術一樣,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可以用來創造產品,服務人類,讓人們過上更好的生活。AI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寶貴的工具,可以增強人類的應對能力,找到解決棘手問題的方法。AI的影像辨識能力(Image Recognition)被使用於癌症識別和篩檢。AI人臉辨識(Facial Recognition)可幫助尋找失蹤人士並監控行蹤。AI也可以通過將文字翻譯成手語,幫助聾啞兒童學習閱讀、克服身心障礙困難。特斯拉(Tesla)自動駕駛汽車,是AI幫助人類減少汽車事故案例的另一個例子。

另一方面,AI以非法方式使用時,可以對人類帶來災難性的後果。Deepfakes(深度造假,「深度學習」和「虛假」的組合)是一種經過AI處理的合成媒體,用另一個人的肖像取代一個人的肖像來編造一些虛假圖像和視頻,用於詐騙或勒索錢財,也可以用來製造假新聞(Fake News)煽動群眾暴動和戰爭。另外時下的熱門AI用以生產「深度造假色情」,毒害人類的心靈。

基督徒當如何看待AI?

首先,我們需要意識到AI只是一個智慧工具,用來幫助人類完成日常的工作。AI有其局限性,很容易在學習過程中因輸入不正確或不一致的大數據模型資訊,或因AI模型程式設計師提供了有偏見的指令而引發錯誤。筆者曾參加過一項研究,發現不同的AI平台產生的準確率範圍很廣,從低至23%到高至97%。所以,我們必須抱着高度警覺的態度去驗證AI工具提供的資訊和回饋。

其次,我們必須以積極的態度面對AI,以高度的道德洞察力來部署駕馭AI的開發和應用。使用AI來維護人類的尊嚴、保護隱私,並且時時注意非人化的潛在風險。我們不能對AI持有僅是好或壞的二元觀點。正如基督教作家約翰·倫諾克斯(John Lennox)在《2084人工智慧與人類的未來》一書中指出的那樣,「如果『人工智慧』的道德程式設計師受到相對論或有偏見的道德規範的影響,那麼他們的產品也會反映出同樣的情況。」這就是說基督徒絕不能迴避AI,反而應該嘗試在AI設計和應用中,佔有顯赫重要的席位,尤其是研發具有道德用途並榮耀神的AI產品。

筆者鼓勵基督徒利用AI工具的能力,進行初步資訊收集,並選擇適當的策略,進一步處理和發展我們對《聖經》知識的了解,讓我們傳揚福音時更流暢,信息更令人信服。然而,我們必須謹記,引導我們傳福音的動力是聖靈,我們絕對不能完全依靠AI來完成這項神聖的任務。

人類是AI的創造者

看到AI的强大功能,更讓我們思考人類的身分,人類不是可以被隨便丟棄的機器,每一個人都是按照上帝的形象創造的,應該彼此尊重和珍惜。人類將受到AI變革的嚴重影響,更應該彼此關顧,互相引導,去辨別和影響AI技術的發展和使用方式。

《聖經》教導我們,上帝是我們的創造者,那麼我們也應該將人類視為AI的創造者。因而我們相信AI永遠無法取代和控制人類,AI永遠無法向上帝祈禱或為他人祈求,也永遠無法透過AI找到真理的聖靈。

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約翰福音》十四章6節)AI永遠無法取代主耶穌,AI也永遠無法帶領人走到天父上帝那裡去。
如果您『阿們』《號角月報》的文字和網絡事工,請考慮通過以下的小額奉獻來支持我們繼續為主作工。
您的每一次分享都是爱的传递

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cchc-heral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