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都認為鄰舍的定義是住在隔壁或附近的人,但《聖經》表明真正的鄰舍與地域無關,而是彼此關係的建立。如果你對遠方的人表達關心、憐憫並提供幫助,那麼你便是那地方的鄰舍。
華裔族群已成為澳洲龐大的移民羣體,我們怎樣成為其他各民族羣體的好鄰舍?首要的是落地生根,把澳洲作為自己的國家,願意體驗及適應新文化,融入社會,學習了解和尊重當地風俗民情,成為其他族群敦親又睦鄰的好鄰舍。
回顧澳洲華人移民史,在澳洲淘金熱盛行期間,曾發生三次排華事件。由於他們不諳英語,裝扮及風俗有別於當地人,結果令兩族群體產生不少矛盾,更有當地人認為華工會威脅他們的飯碗,將亞裔人士拒諸門外,一度引起反亞移民的白澳政策。1973年帶種族歧視的白澳政策被正式取消,政府並推行多元文化和多種族和諧的國策。這些歷史有助新移民借鑒,避免重蹈覆轍,大家必須努力做各族裔的好鄰舍。
筆者移民澳洲48年,親眼目睹了多次華人移民潮,有湧來有回流,潮漲潮落。我們這批70年代初的移民大多知道移民之路不易走,早已立意要在這地方紮根生活,從沒想過要回頭,儘量去適應新生活。
有些人移民,覺得是買多一重保險,多一條後路,並無落地生根的打算。即使在澳洲生活,心還在原居地,只生活在自己的圈子,沒有融入主流社會,不關心所住的城市,沒有家的概念,也沒有歸屬感。
歷史上最大的移民潮要算是以色列人由埃及遷移至迦南,期間以色列人在曠野漂流遇到種種困難,但因有神的應許,40年後進入迦南美地,從此落地生根。
澳洲政府實施多元文化政策後,讓每個族裔的文化都得到承認和尊重。政府致力幫助新移民融入社會,用心良苦。新移民應有積極的回應,例如學好英語,對身分認定和文化認同,學習了解和尊重當地風俗民情。
但我看到仍有部分移民依然按照原居地的生活方式行事,不顧他人感受,例如在大街上蹲著抽煙,亂丟垃圾,過馬路不遵守交通規則,在公車上高聲說話,坐車搶位子等等,都被人以為華人是不文明的。
移民到一個新國家,需要學習如何與鄰舍相處,《聖經》教導我們:「你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神;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路加福音》十章27節)「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馬太福音》七章12節)
澳洲是多元民族聚居,各色人種和睦相處。若人人都願意首先成為別人眼裡的好鄰舍,那麼世界多美好。二千年來,上帝差遣門徒到異域傳福音,許多宣教士蒙召離開本土,不畏艱苦,到異地與異族生活,為要廣傳福音,把神的愛帶給每一個鄰舍,住在本土的我們,更有責任愛鄰舍,只要放下自我,與別人建立良好關係,學做社區宣教士,成為周邊人的好鄰舍,是上帝所喜悅的。《聖經》說:「相近的鄰舍強如遠方的弟兄」、「義人引導他的鄰舍」(《箴言》廿七章10節下、十二章26節上)。
關公關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cchc-heral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