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總有曲折、變動,不論環境如何,仍然樂觀、積極面對,盡一己之能,努力做好今天
肆虐全球三年多的新冠疫情終於宣告結束,對人類生命的威脅解除,但在精神健康上帶來的陰影並沒有回落,不少輔導個案都是尋求焦慮和抑鬱情緒的治療。
焦慮和抑鬱是一種面對生活環境的改變、衝擊,不穩定、感到受困擾或威脅而產生的情緒反應。這種負面的情緒影響我們的人際關係、學業、工作表現,並身體的健康。人生總有曲折、變動,充滿不確定性,很容易產生不安全感和無力感,所以學習如何舒緩情緒很重要,就是在平順穩定的日子裡,也需要注意保養自己的精神健康。
自我照顧(Self-care)是精神健康裡一個重要的課題,它是對自己的身心健康負責任的行為。重視自我照顧不是自私,反而是因為我們對身邊的人有責任感,所以要刻意保養自己的健康,以致有能力幫助其他人。每次乘搭飛機時,安全演習都會提醒我們,當飛機出現故障、氧氣罩掉下來的時候,要自己先戴好,才幫助同行的孩子。
自我照顧首先要建立健康的生活型態──有規律的作息,使我們有效率地掌握時間;鍛練意志力放下手機;讓自己有充足的睡眠(成年人每天平均需要7-9小時睡眠);多見陽光;堅持運動。運動不單增強身體免疫力,並且增加腦部神經傳遞物質多巴胺(Dopamine)和胺多酚(Endorphins),使人有愉悅正面的感覺,改善情緒。白天的陽光加上運動,能夠改善晚間睡眠的質素。
若是意志消沉,沒有動力,不是等動力出來,反而要提醒自己:先要動,動力才會出來。當躺在床上沒有動力起床時,叫自己做一個不需5分鐘可以完成的事,例如去廚房泡一杯茶或咖啡,當完成這個動作時,給自己一個讚賞和肯定,然後再去做一個5分鐘內可以完成的事,一小步一小步地把動力帶出來。
開放自己,與人接觸,建立社交支持網絡,避免孤單感。有適當的朋友可以傾訴,能夠釋放內心的抑壓,朋友不一定可以解決難題,但是有人願意聆聽、關心和了解自己,已經提供了積極的動力。
培養正向思維,正向的思想可以提昇我們的抗逆靱力。正向是指不論環境如何,仍然選擇以樂觀、積極的心態面對,盡一己之能,為自己及他人,努力做好今天。所謂環境未改變,心態可以先改變。因為當想法有轉變的時候,感覺也會隨之不一樣。看目前的困難處境是短暫的、過渡性的,並非永恆。
人的生命受造奇妙可畏,設有自我療癒的功能,我們需要好好珍惜保養。焦慮是通常把還未發生的事過分地放大,以至於感覺自己應付不來而產生的恐懼感,《馬太福音》六章34節,《聖經》提醒我們:「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每天都是新的一天,讓自己掌握今天,不要為明天憂慮,刻意留意當下美好的、正面的事情,選擇把它存留在記憶裡,締造自己歴史新的一頁。
「橄欖樹全人關懷」推動社區丶家庭丶教會對精神疾病和心理問題有更多的認識和提供實際有效的關懷方法,請留意網站olivetree.cchc.org心理輔導服務及心理健康教育講座與資訊。
李飛君(執照心理諮商師)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cchc-heral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