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針對美國的「虎媽」,就其教育子女的理念和方法,分享了自己完全相反的育兒經驗;文章的題目叫《羊爸教子》,發表在本報2016年4月期刊上。
一眨眼,七年過去了。如今,我的孩子已長大成人,進入社會開始屬於自己的生活。從負責任角度出發,我也應該做一個追蹤報導,看看羊爸的教育方法,教出了一個怎樣的孩子;也願這個分享,能為正在探索子女教育的家長,以及正在成長中的孩子們,起到積極的、正面的和客觀現實的幫助作用。
最近,我也查看了「虎媽」及其女兒們現狀的報導。我發現,其實我們不僅在教育子女的觀念上有着天壤之別,家庭環境方面的差異也非常之大。
虎媽出生在美國富裕家庭,受過美國良好教育,擁有優越生活條件。我的家境就相對貧寒,我兒子沒有鋼琴彈,也沒有豪宅住。從生活品質到物慾追求,兩家孩子可以說,根本不在同一起跑線上。虎媽作為土生土長的美國人,據稱從小並未受過威權主義教育的皮肉之苦,這與我親身經歷所謂「傳統教育」,在棍棒下成長的感受,肯定是不一樣的。
據報導,虎媽的兩個女兒都比較有出息,大學畢業後仍可步父母後塵,躋身上流社會,過着舒適和富足的日子。這一點,也驗證了「棍棒教育」由於歷史悠久,根深葉茂,其優劣是難以一言以蔽之的。只有將目光放大,觀察傳統威權主義制度下,族群的興衰歷史,才會看得比較清楚,做出理智的判斷。
威權與暴力主義直到今日,之所以仍大行其道、大有市場,就因為這種方法簡單、直接,有一定實效性。至於對人性與社會結構有沒有潛在的扭曲,或長遠的陰影,卻是個很龐雜的話題,難以籠統地下結論,只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想正是這樣的原因,當虎媽以強者身分站到女兒面前的時候,那種「教育」所帶來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就會毫無顧忌地掩蓋住弱者的痛苦及失落感,而人性的軟弱卻往往無言以對。
不過,我認為養育孩子是父母的責任,盡心培育好子女是本分,是應該的。對此,我不會有所謂的「成就感」;相反地,如果養不好,那就會有「負罪感」了。
信主以後,我更願意從愛心出發,以鼓勵態度,引導和陪伴孩子的成長。就像放羊那樣,允許孩子在更開闊和自由空間裡,自然而然地形成自己的世界觀,選擇自己的人生路。也許這相對起來,不是一條輕鬆易走的道路,然而,一路走過來之後,我卻感到了滿滿都是喜樂和美好回憶,特別感到安慰的是,被「放養」大的孩子,生活的方向感強,自律性好,責任心重,誠實和進取,同樣可以成為社會有用之良才。
新的分享,就從2016年之後開始吧。當時,我兒子已進入中學,開始着迷於飛機和飛行等偏男性化的興趣愛好,同時,叛逆性格也逐漸露出端倪來。這種情形下,最好把孩子「放養」出去,一是可以避免磨出「叛逆」的火花,二是讓集體生活激發孩子跟社會融合的潛能。為此,我太太千方百計地尋找適合的教育機會。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找到了「空軍學生軍(Air Force Cadet)」的課外活動。報名前,我們跟孩子說明情況,讓他自己做出參加還是不參加的決定。
這個由空軍參與的準軍事活動非常好!讓孩子在軍訓過程中,將叛逆轉化為紀律,將好勝轉化為進取;經常性的露營訓練,也培養了兒子的刻苦精神和獨立人格。兒子就這樣從最低軍階做起,一直堅持參加軍訓直到中學畢業,期間還因優異表現而獲得多項褒獎,晉陞至最高軍階才「退役」。
「空軍學生軍」這種環境,不僅培養了孩子的自信心與競爭能力,同時也培養出兒子審時度勢與自知之明的理性思維能力。就拿每次進階考核來說吧,他要面對大部分來自私立學校高材生的強力競爭,而我兒子就讀的中學,在州排名二百以後,實力差距之大,可想而知。兒子想到的辦法是向更高年級、更高軍階的老學長們討教,多吸取經驗,多掌握重點,更刻苦學習;並根據自己強項,適度調整學習方向,使自己始終保持最佳學習狀態。
這種狀態,也影響到他在整個中學期間,始終以主動、積極態度對待每一科的學習,不懂就問,問完還會思考。記得,12年級英文考試,試題內容包括莎士比亞和現代派詩歌,兒子就利用吃晚飯時間,找我這個文學爸爸給他「加菜」。父子倆討論得熱火朝天,卻忘了媽媽做的菜都涼了。
毫無懸念地,兒子憑藉優異中學畢業成績,考入理想的學系進修。没想到,入學後,他並沒有得意忘形,反而更加刻苦。他告訴我們說:「同學們個個都是精英,我若想不落後,就必須加倍努力。」
前面我介紹過,兒子就讀的中學排名很後,兒子就像「學霸」,沒有對手。但大學不同,因為入學門檻高,幾乎所有同學都是各自中學的「學霸」。這反而更加激勵起兒子的鬥志,最终以獲得「卓越獎(Distinction)」結果,完成大學學業。
這段期間,我們和孩子的關係,也隨他年齡增長而有所變動。先說不變的,每年帶他出國旅行一次,這個傳統沒變;凡事由他自己做決定,我們只從旁協助,不予干預,這個傳統也沒變;不斷創造機會給他接受挑戰和鍛練,這個傳統更加不會變。
我們為他報名参加空軍基地學習滑翔機飛行,還讓他跳了兩次降落傘。他要參加中學生「挑戰世界(World Challenge)」活動,我們也是熱情鼓勵,積極配合,讓他感到關懷的同時,增強接受挑戰的勇氣和信心。
兒子長大了,思想開始成熟。父母也逐漸從教育者角色,轉變為知心者。我們一家人,只要有心事,都會開誠佈公地坐一起分析和討論;我們有不懂的事情,也會請教兒子的意見;沒有「老幼尊卑」觀念,有的是尊重和理解。所以,直到目前,兒子已經到國外獨立生活,他仍然像過去一樣,很願意跟父母分享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甚至每天煮啥,都會告訴媽媽。
雖然,兒子今年才開始參加工作,但他已養成了努力進取的習慣。工作機構也很滿意他的這種精神,將他安排到比較重要的部門。最近,他的努力再獲回報,成功地將一位生命垂危、已經沒了心跳的病人,搶救過來。
信仰方面,由於我們也是信主不久,雖也向兒子介紹耶穌和傳福音,不過,更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則,將活出耶穌基督的榮耀作為生活目標,讓他看到和體會到信仰對於生命的重要意義。我們也介紹與他同齡的基督徒同學與他建立友誼,他們的討論有時也會讓我們知道,但我卻不插話,不發表意見。我們相信,耶穌怎樣呼召我們,也會怎樣呼召他。我們所要做的就是為他禱告,求神帶領他未來的人生路。
南丘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cchc-heral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