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從不捨到感謝 澳洲 2023年03月

艾莉絲的女兒考上國立大學,要在大學寄宿。這孩子在家裡,一向受爸爸、媽媽和哥哥寵愛。出發那天,艾莉絲和丈夫安迪,把女兒的行李裝上車。從悉尼開去坎培拉,單程也要三個多小時。哥哥說,他也要送妹妹去學校。這樣,他們全家人一起去。到了學校,臨別一刻,艾莉絲的眼淚,終於忍不住。女兒長到這麼大,從未離開身邊,現在卻要一個人在學校住,作媽媽的心裡,難免捨不得!男人不流淚,看似不動聲色,但裡面的不捨,卻是一樣的。

佳叔夫婦的兒子,「跟隨女友前往英國生活」,「讓兩老忽然進入空巢期」,「體驗了強烈的寂寞與孤單」。(見本期《兒子遠走高飛了》)

柳岸的女兒大學畢業後開始拍拖,「從那時起,就意識到女兒快要離開身邊了,直到她婚禮那日,心裡都不好受。」(見首頁前言)

兩個兒子長大了,經常不在家,小潔說她夫妻倆也「感覺到空巢滋味了」。(《如何看待空巢期》)

無為和他的朋友重聚,談論起兒女長成以至離巢而去,幾對夫妻的感受竟然驚人的相似。無為的「三個女兒唸完中學,進入大學和專上學院時,因為再不需要爸爸用汽車接接送送,去學游泳、學彈琴、補習,他已經有些失落感了」。(《空巢的再思》)至於兒女離開家裡,甚至遠去異國工作,有時幾年才見一次面,他們感覺「好唔(不)捨得」。

不捨,可能是人心中最大的憂傷。

前不久,我們的舊鄰居來找我們,說她的爸爸染上新冠,已經在加護病房好幾天。她擔心她爸爸熬不過,雖然平日身體很好,但是畢竟93歲了。她見到我們時不停地哭。她請我們為她爸爸禱告。過了兩三天,她告訴我們:爸爸已經去世了。她馬上去訂機票,飛回上海奔喪。她嚎啕大哭的樣子令人同情。我相信她是非常不捨得。

我母親去世時,我哀傷了三個月,雖然她已經活到96歲。但不捨得就是不捨得,無關她活了多少年。

後來我發現,原來醫治憂傷,最好的藥方是感謝。

現在,每當我回想起,母親能夠活到96歲,並且沒有病痛、安詳地辭世,我的心裡就充滿了感謝!因為這是上帝賜給母親,也是給我們全家的莫大恩惠!

我對我們的前鄰居也這麼說:你爸爸一生活了93歲,足享高壽,你可以為此而感謝!

同樣,無為和其朋友、小潔和她的先生、柳岸和他太太、佳叔夫婦、艾莉絲和安迪、為我們寫了《愛是不離不棄》的南丘弟兄、寫了《澳洲到處皆空巢》的洪丕柱弟兄,我們每一個都可以站立,放下心中的不捨,為自己的兒女已經成長、茁壯、能夠獨立生活而獻上感謝!

亞伯拉罕沒有擔憂自己和撒拉成為空巢,而不捨以撒,因此成為信心之父。

我們的上帝,祂沒有不捨獨生的愛子耶穌基督,而是把祂賜給我們,成就了救恩,「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當我們以感謝替代不捨,我們的憂傷,就變成了喜樂。

江河
如果您『阿們』《號角月報》的文字和網絡事工,請考慮通過以下的小額奉獻來支持我們繼續為主作工。
您的每一次分享都是爱的传递

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cchc-heral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