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來澳洲之前,我在自己的國家裡,過着「白領階層」的生活;有好工作與好收入,也有好家人和好朋友。每天按時上下班,衣着光鮮,待遇優厚;回到家裡一切都有爹媽打點,飯來張口,舒服享受。那時候,我是十指不沾陽春水,雙腿常向列國遊;不僅生活悠哉遊哉,公司福利也很好,每年都有不少機會出國旅行,真可謂「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不知不覺就過了30歲的年齡,我才開始尋找人生的伴侶,建立自己的家庭。到了這個時候,網絡社交平台的使用已經非常普遍,於是,我就在網上相識了曾先生,不久後還成為了曾太太。
初到澳洲時,我仍舊不會做飯。看着先生下班回來,就忙洗菜、做飯,我心裡總感到不自在。既然做人妻子,就要學會「擔起頭家」(粵語方言,意思為把家務事擔當起來)。
不會做飯,我先是觀察先生怎樣做,不懂再打電話問媽媽。為了做出好味道的菜餚,我又愛上了看YouTube 上各國大廚、主婦和網紅們的烹飪節目,一面欣賞他們做美食的技藝,一面領會不同食材味道與搭配的學問。一邊學一邊做,學一道菜就做一道菜,聽到先生的讚歎聲,看他吃得津津有味的樣子,我就會感到很開心,心花怒放那樣地快樂。
之後,我就迷上了烹飪,還買了很多書回家學習。對於在讀書時期不用功讀書的我來說,這種變化真可以用「天壤之別」來形容。
我和先生一同信主並受洗。之後,先生就加入《號角月報》,運用上帝給他的恩賜,在文字上服事主,用不同角度宣講耶穌基督的福音信息,傳揚耶穌基督的美名。雖然,我自認不會寫作,也從未期待過自己能夠用中文寫文章。不過,正如常言所道,夫唱就婦隨;我跟在先生身邊這麼多年,他滿身墨水的氣息,自然也會對我產生影響,加之報社也非常鼓勵我,嘗試給報紙寫美食的稿件,於是,因着這些「機緣巧合」,我開始為「美味人生」撰寫做美食的心得體會。
我的第一篇美食稿,是2018年12月那期報紙的專題稿。我當時介紹的是被稱之為「澳洲國菜」的肉餡餅,它在澳洲人生活中的份量,味道特點,以及製作和烹飪方法,還包括了一些歷史典故,當然,相關的聖經信息也「必不至缺乏」。雖是我的處女之作,不過,這篇稿也確立了自己的寫作方向和文章特色。
我特別喜歡「美味人生」這個欄目。作為一份傳福音的報紙,「美味」的意義當然不止於好吃、香氣和賣相等,這麼簡單的純感官享受。《聖經》告訴我們:「我們日用的飲食,(上帝)今日賜給我們。」(《馬太福音》六章11節)這顯明「美味」的緣由,始於上帝的恩典,而並非我們的味覺,或嗅覺等身體機能的反應和感受。因而,寫美食我就不打算單純地介紹食譜、味道和做法,更要將上帝所賜的「美味」融入到我們每一天平凡的「人生」當中,讓人們在品嚐「美味」時,更加感受恩典的人生。
古代有才德女子卓文君,為她所愛夫君司馬相如,甘願放下貴小姐身段,下廚做主婦的千古佳話:「自此長裙當壚笑,為君洗手作羹湯。」如今,我也心甘情願地為君洗手作羹湯,所不同的是,除了愛情,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感謝天父每日所賜的恩典,並將祂的美名傳揚,已成為我烹飪美食當中,最重要的成分。
曾太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cchc-heral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