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是人類生存的第一需要,但吃喝漸漸已變成人們建立關係的重要環節,也成為功利的橋樑。從人們對吃喝所持的心態,可見飲食在人生中有多方面的功能。
難忘小時候,母親為我們一家十口預備每一頓餐飲。買餸、弄飯、清潔,忙不過來,還要迎合各人的口味,好像她的每一天是為我們做飯而活。長大後,兄弟姊妹上班下課時間各不同,不能一起圍坐吃飯,母親又要將一些餸菜留起,待他們回來再弄熱了吃。她任勞任怨,是基於真愛,是沒有條件的,也是一種恩情。因此,兄弟姊妹對母親更加尊敬。這種情意,勝過珍饈百味,因為家中有着從神(上帝)而來的愛,正如《聖經》所說:「吃素菜,彼此相愛,強如吃肥牛,彼此相恨」(《箴言》十五章17節)
許多難忘時刻都與吃喝有關。中學時與幾位彼此談得來的同學,課餘或學校假期,相約一同吃飯,下午茶,聊天,吐心聲。有時去到其中一位同學的家,學做糕餅點心,弄得她家凌亂不堪,做得成功,便開懷大笑,樂得不想回家,促膝談心至天亮。兩年前,同學會50週年大團聚,來自世界各地的同班同學一同聚首,相見時大家都想起這些往事,回味無窮。
每次回香港探親,父親一定會帶我去以往慣常吃的雲吞(餛飩)麵店、粥品店、茶餐廳,一解食物情結。他知道這些我愛吃的食物在澳洲很難嚐到。母親也為我特別烹調我喜愛的拿手小菜及家鄕食品。每當我吃到這些食物,都令我想起那時自己和身邊的人與事。
一年多前,我與外子身染新冠病毒,要隔離七天。親友相繼送來食物置於門外,有如雪中送碳,使我們能按時進食,均衡營養,對康復有很大幫助,心裡得著安慰。康復後兩個月,隣居繼續為我們購買食材,防止我們出外再度受感染。那時才明白自己是那麼被珍重,被關心。
每當教會有人患重病,在治療期間,姊妹們都輪流為病者送上親手烹調的飯菜與湯羮。使病者感受到別人的愛與關心,有别人扶一把,心中得著鼓舞,增強了求生意志,有些甚至康復過來。
看見身邊有些朋友,以吃喝調節情緒。開心時,吃好吃的慶祝一番;失意時,大吃一頓安慰一下;無聊時吃美食消遣;憤怒時,邊吃邊喝去發洩。然而這種治癒只有片刻的功效,人的幸福不能從餐桌的享受而獲得。因為「經上記著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馬太福音》四章4節)
華人文化中,達成最好的商務交易,不是在會議桌上,而是在餐桌上。我所開設的公關公司,主辦的大小社團活動,商務交流,慈善籌款,商舖開張,政客拉票,無一不與飲食有關。利用大宴小酌,達到某種目的。
回想那時公司接了一宗大的生意,要經常開會,負責人主動要求在午膳時間商討,每次都選擇一家高級餐廳進行,當然費用由我們公司支付。這椿生意順利完成,飲食佔了重要位置。
如此看來,吃喝只是建立關係的一個環節,重要的是要看吃喝的人的態度,取決於吃喝的人及供應吃喝的人的心態。換言之,讓人的關係建立起來,不是吃喝。《聖經》有段話提醒我們,「神的國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樂。」(《羅馬書》十四章17節)如果我們能夠以神所喜悅的心意去與人相處,誠實地把酒言歡,用智慧的言語彼此建立,那麼我們的整個人生,就能在許多吃喝環節中滿足地度過。
關公關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cchc-heral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