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人生: 阿嫲砵仔糕 澳洲 2020年10月

在一位西人朋友的生日宴會上,看到她小孫女捧出自製的小杯型蛋糕,將我朋友感動得熱淚盈眶的動人場面,我不由自主地想起自己的嫲嫲來。我的阿嫲也很會做糕點,也是用小杯或小碗盛著的,不過她做的是我們傳統中式糕點,叫作「砵仔糕」。

自從我懂事,直到她離世,這20多年時間裡,我可以說是吃著她的砵仔糕長大的。那時候,她經常用紅豆做砵仔糕,然後放進我的書包裡,讓我帶回學校吃。剩下的紅豆,還用來做雪條,等我放學回家,就有消暑解渴的冷食。所以呀,吃阿嫲做的砵仔糕,早已在我心中形成了習慣。

我阿嫲年輕時隨我阿公,從廣東台山飄洋過海到南洋謀生,她同時也將家鄉的美食帶到海外。

砵仔糕起源於阿嫲的故鄉。由於這種糕點方便攜帶,香甜爽口,深受民眾喜愛,它很快就在省港一帶流傳開來。隨著阿嫲一輩移民的傳遞,它又變成我們在海外也能很容易品嚐到的糕點美食。

不過,近來受疫情影響,儘量減少外出用餐,更別說購買外賣食品了。澳洲入春之後,天氣開始炎熱起來,想吃點冷凍糕點,只有自己動手做了。

我沿用阿嫲做砵仔糕的簡易配方和傳統做法,不僅僅是做給家人品嚐,更多的是品味我童年的美好時光。

使用的材料並不複雜:

粘米粉80克,澄麵/薯粉30克,冷水100毫升。

另外,再準備:蔗片糖70克,清水200毫升,紅豆半杯,蔗糖1湯匙。

做法也不困難:首先就是要將紅豆放在清水裡浸泡過夜,使其鬆軟。之後再放入鍋內用水煮一個小時,煮好後,倒入一湯匙的蔗糖攪勻,放一旁待用。

煮好紅豆後,開始溶糖。將片糖放入200克清水中,慢火煮溶。同時,將粘米粉和薯粉混入一個盆子裡,將100毫升水倒入,攪勻。這裡的功夫在攪拌,一定要耐心地將粉和水完全攪拌成糊狀,不能留粉疙瘩。

基本材料備好後,就起大火,放上蒸鍋。準備三個砵仔,沒有的話可以用小碗代替。先將小碗放入熱鍋內隔水蒸煮5分鐘。預熱蒸碗期間,動手混合溶糖水和米糊水。由於溶糖水還是熱的,所以要一邊攪糊,一邊倒水,避免麵糊過熱凝結。

小碗預熱之後,在每一隻碗裡倒入混合好的麵糊。這個時候,有一個小細節要留意,就是倒入麵糊後,碗內很容易出現一些氣泡,如果不清除掉,它們會保持原狀直至蒸熟。我阿嫲就經常用牙籤,逐個去挑破它,這樣蒸出來的砵仔糕才夠滑嫩。撫平麵糊之後,再用湯匙將紅豆浸入麵糊內,然後就可以關蓋大火蒸煮了。

蒸16分左右,用牙籤插入砵仔糕內,抽出來不見粘物,即可。

砵仔糕做好後,放進冰箱冷凍一會兒,口感會更適合澳洲的熱天氣。

吃著自己做的砵仔糕,心裡的感受既高興,也唏噓。光陰似箭,以前吃的都是阿嫲做的,沒想到這麼快就輪到自己做給孩子吃了;再來個一眨眼的功夫,我說不定就要變成嫲嫲。那個時候,子孫們不知道還愛吃阿嫲做的砵仔糕嗎?不管他們是否愛吃砵仔糕,我希望那時他們都會愛阿嫲所愛的耶穌。

曾太
如果您『阿們』《號角月報》的文字和網絡事工,請考慮通過以下的小額奉獻來支持我們繼續為主作工。
您的每一次分享都是爱的传递

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cchc-heral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