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人生: 煎窿包 澳洲 2019年11月

我有位好朋友,過去每周都去教會聚會,還在教堂認識了她的先生。然而,兩人結婚後,上教堂的次數逐漸減少,生完孩子後,幹脆都不去了。我去耐心勸說了好幾遍,收效甚微。想想這樣下去,他們會離神越來越遠,怎麼得了?
我和先生商量,咱們要召集更多弟兄姊妹一起來幫助他倆,但形式方面卻不可以太直白,避免將好心做成壞事,適得其反更加不妥。
要怎樣做呢?我的拿手好戲自然是要以美食的名義了。好友的先生是韓國人,她自己也在韓國生活過好幾年,我時常請教她做泡菜,及韓國美食的經驗。記得她曾教過我做韓國夾餡餅,我先生嚐過後,說跟中國北方做的肉餡餅味道和做法都很接近。其實,這道餡餅我們叫「煎窿包」,不僅韓國人愛做,阿拉伯人也很會做,而且他們做的花樣繁多,幾乎能吃的餡料什麼都可以包進去。這一道夾餡餅,雖然每個國家或民族在叫法和食法上,各有千秋,但基本做法上,卻是異曲同工。
想到這兒,我靈機一動,我們何不圍繞做這道「煎窿包」為主題,大家各顯身手,透過做餅來啟發我的好友和她先生,不論我們以什麼方式享受生活,都不可以離開唯一真神,因為耶穌是「我們生命的糧」(《約翰福音》六章35節),不靠著祂,我們的生活就缺乏喜樂、平安與信心,取而代之的是勞碌、空虛和煩惱,這樣的餡料,如何能品嘗到生命中美好的滋味呢?
大夥兒聽完我的主意,都拍手稱好。到了日子,大家齊聚好友的家,還帶來各式各樣的餡料,各自發揮。當然,我們的嘴巴也沒閑著,有的唱讚美詩,有的借題發揮,屋子裡不時傳出爽朗笑聲。
我也是有備而來,在參考韓國人做「煎窿包」的基礎上,還加入有濃重西方口味的芝士,煎出來後,讓她先生吃得拍案叫絕。當然,韓國做法我也照著做了,兩種口味,一種帶點鹹,另一種略微甜,藉此比喻過有信仰的生活,也可以豐富多彩,也可以在原有生活方式基礎上,保持敬虔的心。
好了,該說的都說了,現在咱們來分享食譜。
做麵皮的材料:麵粉、溫水、酵母、鹽、食油、糖。
做餡的材料:芝士碎(最好用意大利的Mozzarella,受熱後軟化好,膠質感強);韓國風味的材料則包括紅糖、桂皮粉、碎核桃和芝麻。
做法:首先,用大碗盛一杯溫水,倒入兩湯匙白糖,兩茶匙酵母,半茶匙鹽,一湯匙食油,將之攪勻。之後,倒入兩杯麵粉,用飯勺混合均勻,即可蓋上蓋子,讓其在室溫中發酵一小時。
發酵後的麵粉,體積明顯要比之前擴大一倍左右。再用飯勺擠出麵粉裡的氣泡,蓋好蓋子,再發酵十五分鐘。
餡料要準備兩個碗,一個專門放芝士碎,另一個半杯紅糖,一茶匙桂皮粉,兩湯匙核桃碎和兩湯匙芝麻,攪勻。
包餡料前,仍需用飯勺再擠一次麵粉內的氣泡。之後在大砧板上平鋪半杯乾麵粉,為了不讓發酵好的麵粉沾得到處都是,用亁麵粉包裹濕麵團,揉一分鐘後,將其分割成大小相等的小麵團。將每一個小麵團用手壓平,將芝士碎與核桃碎分別充填入不同的麵團中,用手粘合接縫,使餡料包在麵團裡面。
燒熱不沾鍋,中火,加上一茶匙油。把包好的麵團放入煎鍋,當麵團的一面煎至金黃色,翻過來後就用鍋鏟平壓麵餅,使其變得平平扁扁,就像煎窿包那樣。開蓋煎一分鐘後,轉小火,關蓋再煎1分鐘,便大功告成。
記得,要趁熱吃呀!

曾太
如果您『阿們』《號角月報》的文字和網絡事工,請考慮通過以下的小額奉獻來支持我們繼續為主作工。
您的每一次分享都是爱的传递

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cchc-heral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