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身心靈健康的長者 澳洲 2019年10月

一項對澳洲老人院自殺個案和模式的調查發現,澳洲老人院有接近66%老人,確診患上抑鬱症;抗抑鬱藥的使用在老年人中更為廣泛,年68歲以上的長者有四分之一正在服用抗抑鬱藥;全澳老人平均抑鬱症發病率是十至十五分之一;接近20%在老人院自殺的個案,都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健康問題;華裔長者中,五人中有一人患明顯的抑鬱症。大多數長者及其家人,很關注肉體的健康,卻忽略了精神健康,往往有情緒信號而不自知。反觀他們在精神健康上的掙扎,讓人心憂,移民長者更是雪上加霜。
行醫多年的張強醫生指出,華人社會對精神健康的了解很不足夠,很多人以為抑鬱是正常老化的一部份,其實這是情緒上的警號。什麼導致抑鬱?張醫生解釋,人體腦內有數以億計的腦細胞,細胞與細胞之間在信息交換時,需要靠一些化學物質來傳遞,如果傳遞物質失衡,會令情緒受影響,不同的傳遞物質有不同的管轄範圍,包括情緒、動力、思維等。
長者面對人生階段轉變,與家人關係,處理自己病情等都會影響情緒,心理上造成沉重負擔,害怕需要別人照顧,尤其是長期慢性病者,對未來感到焦慮,都足以影響精神健康。
抑鬱症的表面症狀,很多時都是出自病人的感覺,可分為兩種:
1、身體方面:失眠,身體虛弱,胸口不適甚至呼吸困難,沒有胃口,消化系統失調,時感疲倦,渾身骨痛;
2、精神方面:對事物失去興趣與動力,感到人生無樂趣,腦子裡浮現不快事情,覺得自己不中用,常自卑自責,易哭,對將來沒盼望,甚至有自殺念頭。
抑鬱症可透過藥物治療及心理治療去緩和病情,患者如能及早治療,大部分可以痊癒。
常有患者以為自己患有精神病,視為羞恥,不承認自己情緒受困撓,諱疾忌醫。張醫生勸諭患者應正視問題,主動尋求專業人士協助,例如精神科醫生、臨床心理學家;讓家人朋友知道自己的狀況,主動找人幫忙,走出自己的空間;與其他人互動,不要承擔太多責任,做適當運動減壓。至於家人,要留意長者表現,發現行為有異,可向專業人士求助,鼓勵患者表達自己感受,予以支持,安排舒適環境讓其接受治療。
張醫生強調主耶穌才是最好的醫生,要把憂慮交給神。《聖經》說:「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你與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詩篇》廿三章4節)要恆切禱告,常存喜樂的心。「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箴言》十七章22節)溫和謙卑、知足感恩、寬厚待人,就會有喜樂的心情。若身心靈健康,長者即便面臨不同的環境,依然可以活得自在愜意,感恩無憾。

關公關
如果您『阿們』《號角月報》的文字和網絡事工,請考慮通過以下的小額奉獻來支持我們繼續為主作工。
您的每一次分享都是爱的传递

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cchc-heral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