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部成功的小說,都會投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影子,《牛虻(The Gadfly)》的作者艾麗‧伏尼契(Voynich,1864-1960),是僑居倫敦的愛爾蘭人,曾積極參與俄國革命組織,有《牛虻》的女主角瑪瓊一樣的經歷。《牛虻》是她的處女作,於1897年出版,這部精彩的小說,令她譽滿文壇。
參加革命‧慘被出賣
《牛虻》的故事背景,是19世紀初期的意大利。男主角牛虻,原名亞瑟‧伯登,是翡冷翠一個英國富商的兒子。他醉心追求學問和真理,與天主教神學院長蒙泰尼里,建立了情同父子的關係;瑪瓊是他青梅竹馬的戀人。當時,意大利人民為掙脫奧大利的統治,成立了不少秘密組織,亞瑟和瑪瓊在大學裡,參加了意大利青年黨的活動。
亞瑟19歲那年,蒙泰尼里升任主教,被調往亞平寧山區;狡猾的卡爾狄神甫,接替了神學院長的職位,亞瑟在告解時,說出了意大利青年黨的機密,被卡爾狄出賣,導致自己及同黨被捕,但很快被釋放出獄。當天,瑪瓊為此事打了他一記耳光;同時,他發現自己是蒙泰尼里的私生子。
受盡折磨‧遷怒上帝
這雙重的打擊,令年少氣盛的亞瑟決定離家出走,他砸碎了塑有基督像的十字架,製造了「投河輕生」的假象,乘船偷渡到了南美洲;「為救自己逃離假想的地獄,跳進真正的地獄裡。」13年後,他再次在歐洲出現時,已被南美的非人生活,折磨得滿身殘疾、面目全非,連瑪瓊和蒙泰尼里都不能辨認。
然而最悲哀的,不是他在南美當過雜工、賭場幫傭、雜技團小丑……被打成殘廢等遭遇,而是他心靈的幽暗。回到歐洲後,亞瑟自稱無神論者,以牛虻的筆名,發表敵擋基督、諷刺政治的文章。同時積極參與革命,偷運軍火、組織義勇軍,對奧大利的統治進行抗爭。亞瑟對生父蒙泰尼里,愛既深時恨更深,用各種方法打擊這位博愛、恆常在上帝面前悔過的人。
牛虻明知「要創傷愈合也很容易,只要能寬恕」,但他不能!當他在布列西蓋拉領導起義時,因蒙泰尼里用身體擋著牛虻的槍口,使他在千鈞一發之際,因感情波動而失手被擒,最後還在蒙泰尼里「避免一場惡鬥,犧牲無辜的平民百姓,寧願捨棄兒子」的情懷下,被軍事法庭槍決。
愛國英雄‧太多誤會
《牛虻》一向被無神論者,視為「暴露宗教偽善」的經典,但細緻分析下來,卻讓人看到無神論者的誤區。亞瑟給蒙泰尼里寫信說:
「我相信你,如同相信上帝;上帝是木雕泥塑的偶像,我用一把錘子即可砸碎;而你用一個謊言欺騙了我。」
上帝是聖善之靈,不是偶像,「十誡」的第二條,嚴禁人製造和崇拜偶像。世上沒有完全人,正如蒙泰尼里對牛虻說:「不管你做錯什麼事,上帝都不許我譴責你。在上帝的眼裡,我們都是罪人。」把偶像和人看作上帝,是亞瑟的信仰誤區。
牛虻以為人做錯了事,便應一生都受懲罰,但在上帝的恩慈和基督的救贖下,人可以在神面前認罪悔改,重獲新生。蒙泰尼里勸化裝為香客的牛虻說:「把你良心上的重負,置於主的寶座前吧!《聖經》說,憂傷痛悔的心,上帝必不輕看。」因此當他與牛虻在獄中相認時,牛虻迫他在兒子與上帝之間作選擇,他毫不猶疑地選擇上帝。當牛虻仍咬緊他的罪不放時,他滿有信心地說:「上帝會饒恕我的,因為他比你仁慈!」
作為一位愛國革命英雄,牛虻當之無愧;但作為一個抵擋上帝的無神論者,我們為他的靈魂永遠沉淪而悲哀。其實,很多無神論者都和牛虻一樣,「窮則呼天」,冥冥之中,相信有位掌管天地萬物的上帝;要不然,他們何必埋怨上帝,要和上帝作對呢!
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cchc-heral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