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會認識劉伯伯,總是笑瞇瞇地,話不多,有種靜靜的平和,很自在。每個主日他都把用宣紙寫好的每周金句帶來,貼在教會佈告欄上。後來聽說他用毛筆把整本《聖經》抄了一遍,讓我很是好奇,就約了一個下午,聽聽這可敬可愛的長輩是怎麼把信仰活在他的毛筆下的。
相見恨晚
劉伯伯在北京生活工作了幾十年,沒有機會了解基督教,後來到美國能夠信主,他說實在有「相見恨晚」的感覺。不過其實主早有預備。他的母親本來是拜觀音的,可是在她80多歲的時候,堂哥的女兒在湖南鄉下帶她去當地的家庭教會,她從此就信了耶穌。她沒解釋什麼,不過每次回湖南老家探親,常看見她跪在十字架前禱告。後來父親過世,接母親到北京家裡生活了一年多直到她過世,她沒有再能去教會,不過仍然常常跪在地上禱告。當時卻沒有想到要問問母親她信的是什麼,怎麼能這麼虔誠。
2009年搬到悉尼來,隔壁有個鄰居是個基督徒,平時常和他一起散步,給他傳道,後來就帶他上了教會。很快就做了決志禱告,卻沒等到聖誕節受洗,就搬家了。後來女兒的朋友介紹,開始去活水堂。在那裡李師母給他和太太上洗禮課,很快夫妻二人就一起受了洗。
信主之後再回想,其實遠在未信之時,他已經蒙受了主極大的恩典。記得一年冬天在北京,在路上騎自行車滑倒了,摔在地上,這時後面有輛卡車正開過來,剎不住車。他的手被卡車的車輪壓著,卡車就推著他在地面上滑行了十幾米。很奇怪,那個時候他一點都不覺得害怕,好像有神在保護他,當車終於停下來,司機跑過來看,他竟然自己爬起來,用手拍拍身上的灰塵,笑瞇瞇地跟司機說「沒事!」現在回頭想想,就是主在那時已經在保護他了。因著這種感恩,到悉尼聽到福音信主之後,覺得跟神真的是相見恨晚。
必得醫治
2016年因為腿不好,檢查出是頸椎增生,壓住了動脈,本來需要做手術的,可是當天手術前抽血檢查發現血小板指數太低,不能手術,後來到血液科檢查,發現淋巴腫大,進行活檢之後確診為淋巴癌,當時需要馬上進行化療。整個化療過程,他的反應都很輕微,而且第一次化療效果就很好,淋巴腫塊很快就消失了。
當時太太和女兒常常哭,但是他自己一點都不害怕,因為知道主必看顧保護。想起以前卡車壓住他推行了十幾米,人卻安然無恙,他因著這個經歷而有這樣的信心:「我必得主的醫治。」
從生病開始,他每天早晨起床前必禱告,先背一遍主禱文和《詩篇》廿三篇,然後加上自己寫下的200多字的禱告詞。然後起床,跪在床上禱告,為一些具體的事情,自己的需要,教會的需要等等。
無以回報
化療完成之後,他曾經許下一個心願,要用神給的恩賜來報答祂。他喜歡書法,行書寫得很好,曾經有教會五周年的紀念冊,還特別選用了他的字來作封面。
他開始用毛筆來抄寫一些《聖經》經文。當時教會長者團契查考《路加福音》,他就抄寫了其中幾章。後來教會李牧師講道時提到一位老人家,用鋼筆抄寫了一遍《聖經》,而師母從台灣旅行回來,也分享說在一個大教會看到一份用毛筆字寫的《聖經》全本,於是他就動了心,也要這樣用毛筆把《聖經》抄寫一遍。他開始按順序每天抄寫一段,從不斷歇,即使是去美國探親幾個月,他仍然堅持,在那裡也抄了一百多頁。這個工程前後一共進行了兩年多才完成。
他的心願是感謝主醫治了他的癌症,讓他奇蹟般地很快恢復,他覺得無以回報,決定要用自己的恩賜 ——書法,用毛筆把整本《聖經》抄好,然後送給教會,作為聖誕節的禮物。當時教會為此舉辦了個奉獻典禮,教會還送了他禮物以感謝他所做的奉獻。
抄完了《聖經》,他仍然堅持抄寫《聖經》經文,他覺得這樣抄寫經文是表達他對上帝的敬拜。每次主日從教會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抄寫每周金句,下個主日帶到教會貼佈告欄上。他把這個當作是自己在教會的一個小小的服事。同時他還常常抄好一些經文,不時地送給教會的弟兄姐妹。大家還可以「點菜」,想要哪段經文他就寫好了送來。我就請他寫了《詩篇》廿三篇和馬利亞的「尊主頌」,貼在新家的牆上。他還把一本經文金句彙編所有的經文都寫了一遍。家裡積累了不少作品,女兒就特別為他買了一個新櫃子,專門存放這些作品。
他還有一個心願,希望可以抄寫古典詩詞來弘揚中國文化。他說名作曲家谷建芬70歲後開始譜曲,每月幾首,12年間譜了50多首,給孩子們傳唱,流傳中國文化。他自己不會譜曲,但是他可以寫字。抄寫完整本《聖經》以後,他的下一個工程是抄寫《國學傳統文化精粹》。看著伯伯放了滿地的剛寫好的詩詞和《聖經》經文,還有他臉上那安靜的笑容,由衷地敬佩這位年老心不老的長輩,真心地祝愿他更多地享受主的愛,享受他獨特的服事主的工作,繼續以神給他的恩賜來報答主那無以回報的恩典。
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cchc-heral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