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澳風情: 澳洲的第一個碼頭 澳洲 2017年10月

海關大樓

Cadmans Cottage

在悉尼港眾多的海灣中,最多人來往、最為人熟悉的,自然是環形碼頭(Circular Quay)。外地旅客到此,主要還是參觀舉世聞名的悉尼歌劇院,或者觀看宏偉的悉尼大橋;兩者已是眾所皆知,所以不再贅述,以下介紹的,是少人留意之處,卻是甚值得瀏覽的。

碼頭史話

今天的環形碼頭位於悉尼海灣(Sydney Cove),是第一艦隊在1788年1月26日登岸的地方。當時的亞瑟.菲利浦船長選擇在此登陸,是因為有一清溪徐徐流入海灣。若沒有這條小溪,澳洲和悉尼的發展史或許要改寫。世間事有時便是如此,小的東西,可以決定大事。後來這條被人稱為Tank Stream的小溪,被埋藏於高樓大廈下,若想尋訪它,一年只有兩次機會,而且要由抽籤決定。

當第一艦隊登陸後,總督的臨時帆布屋豎立在海灣的東邊,而西岸則成為早期定居點的中心,有海員營、男士營和女士營。悉尼海灣於是成為悉尼市發展的焦點。有一幅收藏在Mitchell Library的地圖,由一囚徒於1788年4月16日所繪畫,清楚顯示政府官員屋與營房的位置,相當寶貴。

悉尼灣的第一個碼頭大約建於1792年左右。在1802年,它被一個名為「醫院碼頭」的木結構碼頭所取代,這是新州的第一個公共碼頭,後來更名為國王碼頭和女王碼頭。今天所見到的環形碼頭是人造的海岸線,於1837至1844年建成。旅客如欲知原先的海岸線是怎樣的,可留意市政府在碼頭附近以金屬製的線條,清楚顯示前濱線的位置。

長久以來,環形碼頭是重要的航運中心,在1959年1月20日,環形碼頭火車站被啟用,更方便居民來往。今天,它已發展成一個集交通、休閒與康樂於一身的綜合社區。

古蹟建築

在環形碼頭的西面,位於現代藝術館旁,有一間名為Cadmans Cottage的小屋。雖然它並不顯眼,卻是悉尼排列第二最悠久的住宅樓宇,建於1816年。這座建築物原先是政府僱用舵手的居所,而在1865至1970年,它被改為「海員之家」,見證著多年環形碼頭與航海的關係。

另一個不可錯過的建築物,就是海關大樓(Customs House)。這幢經過幾度改建的大樓,於1845年4月17日開始啟用,面對著環形碼頭,它成為貨物、新移民和新思想進入澳洲的門戶。19世紀是航運的世紀,讀者可想象當港口繁忙時,海關大樓便成為車水馬龍、人聲嘈雜、充滿活力的地方。直到1990年,經歷145年之久,海關大樓一直是澳洲之海關總署。今天的海關大樓已成為一個推動文化的地方,裡面有圖書館,地面一層則展示一個悉尼市的模型,它以1:500的比例,將悉尼市區十平方公里的樣貌,呈現於參觀者之腳下。海關大樓每天都開放,而且是免費的,讀者不妨去參觀一下。

離環形碼頭不遠的菲利浦街(Phillip Street)和橋街(Bridge Street)的交界,是悉尼博物館所在。這座在1991年才啓用的現代化博物館,建於澳洲第一個總督府的遺址上。參觀者可看到1788年之前和之後的歷史和文化,和第一鑑隊抵岸時的模型。悉尼博物館也經常舉辦不同的展覽,讓人更了解悉尼城市的故事。

作家步道

1991年2月13日,新州藝術部部長為「作家步道(Writers Walk)」舉行開幕典禮。這條步道由49個銅飾板組成。到訪環形碼頭的人士,可從碼頭西面的國際客運大樓開始,途經渡輪碼頭和火車站之間的走道,然後一直走到悉尼歌劇院,便可發現這些銅飾板,鑲嵌在地上。

作家步道的銅飾板

每一個銅飾板都會簡單介紹一位作家,並摘錄作者曾經對悉尼或澳洲的描述。這些作家不僅包括澳洲人,還包括曾暫居或到訪澳洲的人士,包括勞倫斯(D. H. Lawrence)、馬克吐溫(Mark Twain)等這些舉世聞名的作家。英國作家Joseph Conrad (1857-1924)曾在19世紀末到訪悉尼,之後,他寫了《大海鏡子(Mirror of the Sea, 1906)》一書。有一塊銅飾板介紹他,並引述該書中一句話:「悉尼港是太陽照耀下最美麗、最廣闊和最安全的海灣之一。」

到訪環形碼頭的人士,大多是舉頭望大橋,當他們願意低頭望每一塊銅板時,便會發現有一個更大的世界——文字世界,但在這個每人拿起手機自拍的年代,又有多少人願意深入探究歷史,了解文化,欣賞動人的文字呢?

環形碼頭一景
如果您『阿們』《號角月報》的文字和網絡事工,請考慮通過以下的小額奉獻來支持我們繼續為主作工。
您的每一次分享都是爱的传递

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cchc-heral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