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有兩個家庭,與羅亭的命運掛鈎,一是拉松斯卡雅家族,女主人米哈伊洛夫娜,自命不凡、精明能幹,是位出自名門、富甲一方的貴婦。她每年夏天,都帶著二子一女(娜達麗婭),到彼得堡的鄉間別墅度假。「她的房子幾乎是全省之冠,是一座高大的石頭巨廈」,這座巍峨壯麗的豪宅,成了《羅亭》的舞台。
另一個家庭,就是白衣少婦巴夫洛夫娜的家庭,她是位富有而美麗的寡婦,她的弟弟伏玲采夫,是羅亭的情敵;她的追求者列茲涅夫,是羅亭年輕時的摯友,他對羅亭那「說話的巨人、行動的矮子」的性格深惡痛絕,在書中成了屠格涅夫批判「黑格爾」空談主義的代言人。
書中的「諧角」畢加索夫,憤世疾俗、怪論連篇,屠格涅夫「利用」他那尖酸刻薄的嘴,對俄國的社會現象,作了幽默的諷刺。他諷刺當時的「現代文學」,是「別人在努力地拉車、在幹活,可是文學家(袖手旁觀)在嘆息」。說到哲學,他認為是「最崇高的觀點,可是高高在上,你又能看見什麼?」畢加索夫的「貧嘴薄舌」,讓《羅亭》趣味盎然。
作者描寫羅亭,最初是用「掩眼法」,羅亭一出現,便「伶俐地、熱情地、幹練地談著,顯得很有學問,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在舌戰上雄辯滔滔,「打敗」了畢加索夫,不但在小說中令人敬服,連讀者也覺大快人心!因此,當讀者看到故事的高潮:羅亭贏得娜達麗婭的芳心,卻對愛情不負責任,一走了之時,便對這位能說不能行的「寄生蟲」,產生了強烈的反感!
但作者的心仍是仁慈的,他對寄人籬下、飄泊無定的羅亭,有一定程度的憐憫,也明白在封建社會,像羅亭那樣沒有錢財、地位和身分的人,要幹一番事業又談何容易。他在小說的結局中祈求說:「願上帝幫助所有無家可歸的流浪者!」後來在1860年,又給《羅亭》加上了尾聲,讓羅亭在1848年,死於巴黎的工人革命,以此勉勵「空談者」把理想付諸實行;「回頭是岸」,是永遠不會太遲的!
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cchc-heral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