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難節的雨夜,到Town Hall火車站旁的St.Andrews Cathedral聆聽「彌賽亞(Messiah)」神曲。這是第三次在現場聽此曲,但這次是在古舊莊嚴的教堂裡聽,感受便不一樣了。
此曲作者韓德爾(George Frederick Handel)是個虔誠的教徒,對《聖經》很熟悉,1741年於倫敦寫成此曲。內容是由舊約《聖經》以賽亞先知預言「彌賽亞(救贖主之意)」的降臨,到祂的降生及在十字架上的犧牲,又勝過死亡、復活過來以達成拯救世人的事實。
這神曲多在聖誕節時獻唱,但第一次的獻唱是在1742年的受難節(4月13日),於愛爾蘭。據說當他完成「哈利路亞」大合唱這一段時,恰巧僕人推門進入他的書房,但見他淚流滿面,說:「我想,我見到了天堂就在我面前,又見到榮耀的上帝!」這套神曲,充分表明作曲者深深地明白、體會到上帝在創世時,為人類預備這救恩的愛。
人類因著軟弱,為魔鬼所趁,被引誘墮落,但公義的上帝,甘願差祂的獨生子耶穌,降世成為「彌賽亞王」,因祂的犧牲、復活,勝過死亡的權勢。且聽:
「祂是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參《約翰福音》一章29節)「……因祂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祂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我們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華使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祂身上。」(參《以賽亞書》五十三章5-6節)
《詩篇》中也預言祂是榮耀的王。新約《啟示錄》更記載:「……哈利路亞!因為主我們的神,全能者作王了。」(參《啟示錄》十九章6節)「但基督已經從死裡復活,成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死既是因一人而來,死人復活也是因一人而來。」(參《哥林多前書》十五章20-21節)「死啊!你得勝的權勢在哪裡?死啊!你的毒鈎在哪裡?」(參《哥林多前書》十五章55節)
「感謝神,使我們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勝。」(參《哥林多前書》十五章57節)
最後引用《啟示錄》第五章,稱讚神和羔羊。「……但願頌讚、尊貴、榮耀、權勢,都歸給坐寶座的和羔羊,直到永永遠遠!」(參《啟示錄》五章13節)
全曲最終用「阿們頌」結束。
曲調與歌詞完美的配合、優美的旋律,使人為之擊節。獨唱者及詩班抑揚頓挫、和諧圓渾的歌聲,配合交響樂團、管風琴及古鍵琴的伴奏,使聽眾深受感動。
當韓德爾為人稱讚時,他回應說:「我的主,假如這只是娛樂觀眾,我將會抱憾,我是希望能助人回轉。」
他在1759年的受難節安息主懷,這也是他所望所求的。他的喪禮,極盡哀榮,並葬在西敏寺,石碑上刻著「我知我的救贖主活著」,這也是「彌賽亞」神曲中的一句歌詞。
韓德爾的一生,在音樂界蜚聲國際,更為神使用,感動世人!
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cchc-heral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