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舌

2016年7月

心迴轉兮家國茫

作者團隊/李炳光牧師,雷競業博士,許朝英社長,梁永善牧師,梁林天慧博士,吳思源先生

又一個七月一日,又一個「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日」。一方面,特區政府會安排各種慶典活動,另一方,民間會搞「七‧一大遊行」,市民對政府的各種牢騷,會盡數發洩出來。對更多香港人來說,「七‧一」的最大意義,是繁忙生活中又可以有一天休息,不用去管這節日背後有何含義。回想「九‧七回歸」那一年,全城果真有認真的慶賀,那種萬眾同歡的氣氛,已經不復見,真個叫人慨歎!

港督英明 辦事有效

對於香港的老一輩,英國殖民時期的生活,仍是歷歷在目。當年一般人常常說,香港政府如何把大量經濟利益,輸送回老家(英國),到底真況如何?一般人不得而知。一般人可以看到的,是英資背景的大集團,如何壟斷香港的主要行業。殖民下的香港,當時沒有民主,可幸的是,有一連串英明的港督。麥理浩時代為香港的福利制度,建立廣泛的根基;彭定康是個聰明的政客,在香港回歸前,建立一些雛型的民主制度。那年代的香港人,未必對港英政府有歸屬感,但大概也安然接受這個辦事有效率的政府。

在回歸中國的路上,香港人的心情,也曾反覆起伏多回。70 年代的大學生有「關(心)祖(國)認(識)社(會)」的運動, 年輕人開始想認識,陌生的中國大陸。侯德建的一曲「龍的傳人」,也在70年代末流行一時。89年「六四」事件後,人心惶惶,或是害怕北京政府會高壓統治香港,或是對中國前景感到悲觀,香港人紛紛尋覓移民之道。可是共產政權的自強能力, 比很多人想像中更高,內地的政治情況,不久就穩定下來;在89年後,差不多要絕跡的外資,慢慢地又回到內地。97前後, 中國小心翼翼,謹慎地力保國內居民不大舉來港,又不向特區徵收稅項,事事保障港人治港得以落實。香港人也慢慢地對北京政府多了一份信任。

回歸初期 互相接納

香港人縱然對內地的政權有戒心,對內地的人民,通常都有一份同胞情。回歸初期,每逢遇上國家有天災,本港居民皆義不容辭慷慨解囊、出錢出力。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發生後,香港人出錢出力,很多專業人士暫時放下本來的事業,北上去幫助災民。這些無私的奉獻,道出一份超越政治的人情。

老實說,北京政府對香港也並非無情。想到這十數年,面對一個又一個的挑戰,國家確實為香港做過不少事:在經濟命脈上, 透過「更緊密經貿關係」CEPA等,促進兩地人才貿易交流;金融市場設立滬港通;在2003年「沙士風雲」(SARS),設立內地人到香港自由行的制度,以刺激香港低迷的市道;又派中國第一位太空人楊利偉,探訪香港,舉行「清明上河圖」展覽等……都象徵祖國對香港人的關照。近年來, 香港人對內地政權和內地人,愈來愈多不滿,內地的網民的回應,一般都認為香港人寡情薄義,中國政府給了香港人這麼多好處,還要事事得寸進尺,諸多投訴……為何香港人不明白知恩圖報的道理?

老實說,香港人對祖國的大恩小惠也不是無動於衷。剛才提過,在97前後,內地政府的謹慎態度(特別是2003年時,願意暫時放下在香港推行國安法),都賺取了香港人不少的信心。2008年的金融海嘯,不少人對西方經濟體系的信心下滑,對北京政府的管治能力,反而信心高漲,香港人對祖國的歸屬感,到達了回歸後的高潮。

關係微妙 盼達平衡

可惜,中國一些惠港措施的副作用,也開始浮現。比如自由行,雖然帶來了很多商機,但香港地少人多,大量的大陸客帶來人口壅塞,一些地區的商店,都以服務大陸客為主,港人感到既有利益和生活質素受到損害。又如內地同學來港修讀大學,雖然有利大學提高學術水平,但也會讓人覺得,內地學生在搶奪香港學生的寶貴學額。要做到理解和配合國家政策需要,同時也敏銳地兼顧港人利益,從而釐出及推行適當施政;要做到妥善考慮各方利益,同時向北京也向港人完善交待,去達至微妙之平衡(delicate balance),這絕非易事。

此外,祖國政府的態度日益硬朗,也是叫人心偏離的原因之一。從70年代的「關祖認社」,到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不少香港人關心祖國,是因為覺得祖國有各種的不足,希望獻一點綿力,來改善內地人的生活。回歸後,近20載的時光中,世情變化極大,中國今天成了泱泱強國,國民生產總值,已達世界第二位;從前渴想藉南風窗受惠,今天一擲千金地全球旅遊。內地人對自己的那份自豪,盡見於外交部長王毅對加拿大記者的質問:「如果中國不能夠好好保護人權,能夠取得那麼大的成就嗎?」換句話說,中國的經濟成就,證明了共產黨是個好政府。從前大陸人會羡慕香港人富足和公民質素,今天有些大陸人看香港,只是一個他們消遣娛樂的場所。這種財大氣粗的表現,使愈來愈多香港人,對祖國有一份厭倦。

民心不平,需要宣洩

東方人重視「關係」,計較面子。可惜過去5年,我們看到的, 是香港和內地,有愈來愈多互相挑逗對方底線的行動。中方要推動愛國教育(回想當年港英時期,中學生仍可自由地談論鴉片戰爭和英國當年的橫行霸道),於是香港就有「學民思潮」的回應;當中央對香港的普選特首,遲遲未能兌現,引發香港有「佔中」運動,中方的反應是「八‧三一」的強勢落閘,帶來「佔中」真正發生了;政府成功地以「拖」字訣,化解了「佔中」的挑戰,卻帶來了不少港人對香港和北京政府的敵視,也加劇了香港社會內的分化。今天,對不少香港人來說,「愛國」、「大中華膠」和「河蟹」等,都變成意義相近的貶詞。「本土派」成為流行的口號,「七一」再不是慶典之節,而是軫悼之日。

治國如治家,給成長空間

不過,從以上簡短的回顧看來,與內地割席,並非港人的傳統,關顧祖國也是香港文化的一部分。不過,港人多年來,習慣靠己力奮鬥,實在難以接受一個經常指指點點的北京政府;要賺取香港人的歸屬感,不能靠銀彈政策(給予各種商貿上的優惠),而是要給香港人多點自由空間,讓港人自己處理好自己的問題(包括普選的問題),避免公開支持那位極不受歡迎的香港特首(人們會把對特首的憤怒,轉嫁到中央政府),香港人要愛國就容易得多了。

作為信徒,除了誠心為自己、社會、國家禱告外,我們深信上帝今天如常掌權,祂除了每天與信靠主的人同行,保守各人的生活外,也重視眾人以誠實相待,照顧貧困老弱者,祂差派信徒進入社會,效法基督。無論我們看自己是香港人還是中國人,讓我們正視並實踐平衡正義、慈愛,學習作鹽作光,過討主喜悅的生活。

我們相信,國家民族之情,是人之常情,「本土派」的現象,其實是反映了香港人對身份的迷惘,而不是一種政治分裂。就如父母管孩子太嚴厲時,只會弄得家無寧日,假如能互相尊重和給予空間,反而關係更親密。如果中央政府真的相信自己的智慧,又何用整天強迫人民唯命是從?她可否嘗試相信香港人的眼睛是明亮的?

2016年7月香港版內容

專題耳聽八方營商有道天倫樂親子樂兒童天地生命線智慧之窗健康寶庫世界遊蹤免費活動消息香港角聲與你勵志影視繽紛世界愛心匯點生命的旋律基督教服務喉舌佳美腳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