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舌:以香港為家─本土情懷的再思

2016年4月
作者團隊/李炳光牧師,雷競業博士,許朝英社長,梁永善牧師,梁林天慧博士,吳思源先生

近幾年在香港的政治光譜上,出現了一個名詞叫「本土派」,有時這個名詞又跟「港獨」、「分離主義」 扯上關係,冠上負面的標籤。但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三月初發表新年度財政預算時,又提出「真本土」這個概念, 說植根香港而愛護香港的人,具備這份「真本土」情懷是正面而健康的。

為「本土」下定義

其實「本土」的原意絕對沒有錯。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繁多,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出生地、原居地,香港出生和長大的人叫自己做「香港人」,跟上海出生和長大的人叫自己做「上海人」,以至有「山東人」、「四川人」、「湖南人」,而他們又情有獨鍾地愛護自己的家鄉,說自己的方言,吃自己的家鄉菜,其實是挺自然的事。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香港人」的意識逐漸成熟,所謂「獅子山下精神」是催化劑,最重要的是人們對這個「生於斯、長於斯」的城市,有愈來愈強烈的歸屬感。

「本土」的真正內涵,是帶著關愛和責任感的「本土情懷」。昔日香港沒有今天的物質豐富和經濟發達,但人情味卻很濃厚, 「獅子山下精神」強調的是守望相助、互相扶持。那時住在木屋區或徙置區的人,絕少各家自掃門前雪,而是積極發揮鄰舍互助互愛的精神。那時街上還有大排檔和各類型的路邊小吃──夾餅、雞蛋仔、龍鬚糖;小小的食肆和攤檔,卻充滿人情味,老闆和食客打成一片,但現今這一切似乎已失去,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的名店和超市。

香港近年大力推行「市區重建」,「領展」(前稱領匯)也入佔各大小屋?,傳統特色的小街、小巷、小店,差不多蕩然無存。政府的政策往往只注重經濟效益或便於管理,例如清拆了灣仔的「喜帖街」,將它變為一個地產項目。大量具特色的建築物,如皇后碼頭和觀塘裕民坊都被拆掉,香港人的許多美好回憶「被消失」,帶來的是憤怒和埋怨。事實上,這種情緒已出現及累積了幾近十年,可惜政府不加理會,有時更火上加油, 結果原來健康的「本土情懷」,變為具攻擊性的「本土主義」, 這誠然叫人可惜!

政府的責任和角色

環觀世界各地,有遠見的政府對於「本土」、「保育」等不單不予打壓,更是身先士卒,因為知道唯有人民愛護自己的家園,植根於斯,才可衍生巨大的力量,守護和建設家園。就以新加坡為例,人口近年雖激增,但政府在保育舊建築方面卻不遺餘力。在新加坡唐人街(牛車水)附近,有一個小區叫「直落亞逸」,維持著古老的風貌,但搬進了許多咖啡店和小食肆,令人發思古幽情的同時又耳目一新。其實香港中上環一帶的「蘇豪區」,也有近似的風格,但政府在土地政策和城市規劃上,必須好好配合, 才可以維持及發揚這些特色。

真正的本土情懷

真正的「本土情懷」,除了是硬件的建築物,更包括了歷史回憶,及對「本土」的情與愛。近年香港中學取消了歷史為必修科,這淘空了年輕一代的歷史意識,但現時投入「本土運動」的又多是青少年,證明他們對歷史本來是有興趣的,他們既在課程裡學不到,唯有「禮失求諸野」,用自己的方法去尋找,這值得我們反思。

對「生於斯、長於斯」的土地情懷,本來是很純潔、很拙樸的感情,正如《詩篇》一百三十七章1節:「他們曾在巴比倫的河邊坐下,一追想錫安就哭了。」昔日以色列人對原居地錫安,也有一份濃烈的「本土情」,這是一份承擔感,因此後來被擄歸回, 重建祖國,他們極其興奮雀躍!

結語

今日香港置身微妙的歷史夾縫,前景誠然有點迷茫,但最重要的是,我們必須維護及發揚一份健康的、積極的「本土情懷」,不是盲目的排外,不是人云亦云的反建制,而是有理有節的愛護香港和建設香港,真正香港為家!

2016年4月香港版內容

專題耳聽八方營商有道天倫樂親子樂兒童天地生命線智慧之窗健康寶庫世界遊蹤免費活動消息香港角聲與你勵志影視繽紛世界愛心匯點生命的旋律基督教服務喉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