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迴響: (守望雙聲) 投奔怒海

2015年8月
文/潘振輝

《投奔怒海》是導演許鞍華攝於80年代的一部電影。內容講述在70至80年代,不少越南民眾,為逃避越共政權的迫害或渴求平安,鋌而走險,賄賂官員,不惜傾家蕩產,登上殘破不堪的渡輪或魚船,穿越滔天巨浪的南中國海;為求一線生機,甘成難民,因而衍生了越南船民事件。

一晃30多年,相信有不少讀者都聽過或經歷過,恐怕瞬間勾起串串回憶,慨嘆人生唏噓。

越南難民雖然不再,然而船民事件至今仍陸續上演,未有停下蹟象。只是犯險者並非來自越南,而是其他地區,當中不少船民皆以澳洲大陸為目的地。惻隱之心,誰人沒有。以人為本,以人道立場為出發點,當仁不讓。一國自有一國之難,資源有限,所有決策務必審慎取捨。

當年香港願意成為難民第一收容港後,接收高達20萬名船民,確實在經濟、治安上為香港帶來沉重負擔。如何在照顧國內需要,而又能承擔國際責任之間取得平衡,說易行難。

不少澳洲議會議案,難以面面俱圓,每受爭議;尤其船民政策,更被嗤之以鼻,常被遣責缺乏愛心良心。然而,不在其位,侃侃而談,不用顧慮全局,難免有偏頗之嫌。

話需說回來,澳洲貴為發達國家,要負起更大的國際責任。只是最近發生的「賄賂蛇頭」疑雲,報導澳洲官員以金錢誘償船主,將船隻駛回印尼水域,藉此減低犯境數目。無論冠以何許藉口,澳洲政府此舉,除了難以服眾外,更是毫不光彩,似乎有點「下流」。

也許當中有些難民是冒充的,但仍要堂堂正正按著議決程序來審閱船民個案,切忌別人「混水摸魚」時,自己也用「見不得光」的手法處理。廣東俗話說,「有頭髮,誰想做癩痢?」離開自己家園誰也不願,何況還要冒著生命危險,隨時葬身大海,就算成功,也要寄居他鄉。

耶和華如此說:「你們要施行公平和公義,拯救被搶奪的脫離欺壓人的手,不可虧負寄居的和孤兒寡婦,不可以強暴待他們,在這地方也不可流無辜人的血。」(《聖經‧耶利米書》二十二章3節)

其他社區迴響文章

(守望雙聲) 只求達到目的
(守望雙聲) 投奔怒海

2015年8月內容

專題天倫樂親子樂生命線智慧之窗佳美腳蹤教會消息生命的旋律藍山集健康寶鑒美味人生繽紛世界小說精華國際時事生活資訊愛心匯點社區迴響人在澳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