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遊蹤: 聖彼得堡

2014年3月
文/王愷仁

六月的聖彼得堡(Saint-Petersburg)徹夜未眠,因它地處北緯60度,仲夏時節,日照近二十個小時,「白夜」是聖彼得堡的奇觀。

歷史中的變遷

聖彼得堡位於俄羅斯西北部、波羅的海沿岸、芬蘭灣的盡頭,是僅次於莫斯科的俄國第二大城市。18世紀初,這裡還是一片沼澤。沙皇彼得一世為爭奪面向西歐的出海口,與瑞典開戰,奪得這塊土地,並於1703年下令建城,更在1713年把首都從莫斯科搬到聖彼得堡。直到1918年,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王朝後,方才遷都回莫斯科。

卡德琳娜二世(Catherine II)王朝期間,在聖彼得堡建造人工運河,以抒緩因芬蘭灣水淺而倒灌進入聖彼得堡的海水。聖彼得堡共有百餘個小島,由423座橋樑連接,城內運河縱橫交錯,令聖彼得堡贏得「北方威尼斯」的美名。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俄國出現反日耳曼情緒,沙皇政府遂將聖彼得堡改名為彼得格勒(Peterograd),以紀念列寧於十月革命時曾於此城發動革命。提及「列寧格勒」,便叫人想起第二次大戰時的「列寧格勒保衛戰」。蘇軍重創德軍的戰績,從而扭轉了戰局。1991年,前蘇聯解體後,經市民投票,恢復聖彼得堡的舊名。

經過歷代沙皇二百多年的經營,聖彼得堡逐漸成為一座瑰麗多姿、風光秀美的文化名城。城裡有金璧輝煌的宮殿、風格各異的教堂、富麗堂皇的劇院、美不勝收的園林、收藏豐富的博物館。其中最知名的冬宮是俄羅斯聖彼得堡的標誌性建築,始建於1721年(彼得堡始建於1703年),屬俄羅斯的巴洛克建築。建成之初至1917年羅曼諾夫王朝結束,一直是沙皇的皇宮。

孕育文化巨人

作為沙俄的首都,聖彼得堡可說是舊俄羅斯文化生活的中心。許多著名作家、藝術家都在這裡生活和工作。其中佼佼者包括:

普希金(Alexander Pushkin,1799-1837):俄國最偉大的詩人、浪漫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現代標準俄語的創始人。

柴可夫斯基(Pyotr Ilyich Tchaikovsky,1840-1893):俄國最有名的作曲家,因著憂鬱孤獨的性格,他的音樂帶有悲觀色彩,故有「悲愴音樂家」的稱號。他的作品也透露出俄羅斯的民族特色。他所作的舞劇《天鵝湖》、《睡美人》和《胡桃夾子》都突破了傳統的舞劇音樂程式。

杜斯妥也夫斯基(Fyodor Dostoyevsky,1821-1881):俄國作家,《罪與罰》及《賭徒》等的作者,其文學風格對20世紀的世界文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拉赫曼尼諾夫(Sergei Rachmaninoff,1874-1943):俄國作曲家、指揮家及鋼琴演奏家,曾就讀於聖彼得堡音樂學院。

聖彼得堡孕育了這麼多詩人墨客,多年來,使它一直保留了文化和藝術中心的地位。俄羅斯及外國的音樂、舞蹈、戲劇等團體經常在這兒的劇院演出,蜚聲國際、創建於1703年的馬林斯基劇院(Mariinsky Theatre),俄羅斯最著名的歌劇和芭蕾舞劇都曾在這裡上演。

宮殿極盡奢華

聖彼得堡內有兩座知名的宮殿,分別為冬宮及夏宮。顧名思義,夏宮是沙王夏天避暑的行宮,而冬宮則是正式的皇宮。

冬宮位於聖彼得堡的市中心和尼華河畔,現時已成為博物館,稱為「隱士廬博物館」(State Hermitage Museum),其重要性不亞於巴黎的羅浮宮和英國的大英博物館。博物館佔地極廣,一排排粉黃色和粉綠色的古典建築把殿前的偌大廣場圍繞著,形成微弧形狀,突顯出巴洛克建築藝術的輝煌。宮中的牆壁、石階、天花等都以大理石、孔雀石、石青石、瑪瑙斑石和碧玉鑲嵌。另外,還有金箔、鍍銅、水晶、雕塑、壁畫、天花畫、木雕和金屬雕刻等點綴。單是在御座大廳裡的那幅大地圖,便是由四萬多顆彩石鑲嵌而成,叫人想起昔日沙皇皇朝的窮奢極侈。

夏宮位於芬蘭灣南岸的森林中,距聖彼得堡市中心約三十公里,佔地近千公頃,是歷代俄國沙皇的郊外離宮。1704年,彼得大帝在大北方戰勝,其野心得到極大滿足,為了彰顯俄羅斯名副其實的「大國」地位,決定建造一座與之相襯的宮殿,其輝煌程度要與法國的梵爾賽宮媲美。

夏宮建立在十六米高的梯形地,分為上花園和下花園,大宮殿在上花園。內外裝飾極其華麗,兩翼均有鍍金穹頂,宮內有慶典廳堂,禮宴廳堂和皇家宮室。由於夏宮是沙王的避暑勝地,不能無水,是以宮中建有大量噴泉,大宮殿前的噴泉群被稱作大瀑布噴泉,大力士參孫和獅子搏鬥的雕像聳立在噴泉群中一個大半圓形水池的中央。這裡還有37座金色雕像,29座潛浮雕,150個小雕像,64個噴泉及兩座梯形瀑布。

噴泉變化多端,妙趣無窮。有所謂「碗噴泉」、「羅馬噴泉」、「金字塔噴泉」、「太陽噴泉」、「亞當噴泉」、「夏娃噴泉」等。其中最有趣的是當年彼得大帝用來戲弄大臣的兩個「蠱惑噴泉」。一個是機關暗藏在鵝卵石的腳踏噴泉,另一個則是像傘狀的聲控噴泉。遊客若是誤踏機關,水柱便會從四方射出,令人衣衫盡濕。

壓迫醞釀革命

除了宮殿外,聖彼得堡還建有許多宏偉壯觀的大教堂。市內最知名的可說是「濺血教堂」(The Church on the Spilt Blood)了。為何有此名?原來這裡曾上演了俄羅斯歷史上慘痛的一頁。

十九世紀中葉,沙皇亞歷山大二世任內致力推動維新改革,正式廢除了農奴制度。在亞歷山大二世當政初年,俄國共有二千三百萬農奴,其中超過一半屬於皇室,其餘則屬於大地主。理論上,解放農奴是好事,只是農奴制度根深蒂固,農奴解放後若流入都市,在工廠做工,他們反而難以適應,衍生更多社會問題。當時的俄羅斯社會風起雲湧,加上無政府主義盛行,不少人嚮往流血革命,恐怖分子時常進行暗殺。1881年3月1日,亞歷山大二世乘車出遊,在經過街市時被炸彈炸死。為了紀念他,他的兒子亞歷山大三世便築建了這個「濺血教堂」。

自亞歷山大二世被刺殺後,亞歷山大三世繼位,為報殺父之仇,其統治手法極為保守頑固及獨裁,反對維新,全國只遵守一種法律、說一種語言、信一種宗教,實踐狹隘的大斯拉夫主義。只是壓迫力愈大,反抗力也愈大,最終醞釀出1917年的兩次俄羅斯革命。

uk130508-1
冬宮

uk130508-2
冬宮廣場。此處發生過許多舉世聞名的重要事件,例如血腥星期日 (1905年)和十月革命。

uk130508-3
涅瓦河畔

uk130508-4
馬林斯基劇院內

uk130732-1
夏宮主宮殿前的噴泉

uk130732-2
濺血教堂

uk130732-3
筆者與友人於冬宮前留影

2014年3月內容

專題耳聽八方營商有道通識教育天倫樂親子樂兒童天地生命線免費活動消息智慧之窗健康寶庫世界遊蹤香港角聲與你勵志影視繽紛世界基督教服務愛心匯點生命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