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覺得,基督教是排他性很強的宗教:信耶穌,得永生;不信的人,罪已經定了。這樣的觀念,似乎無法與其他宗教和睦共存。為何不能接納其他宗教也是真理呢?其實,從文化的角度來看,在所有宗教當中,基督教是最具包容性的。所有的宗教,都是要「信徒走進信仰的文化」;只有基督教,是把「信仰帶進信徒的文化」。
與其他宗教不同
以回教來說。回教的經典是《可蘭經》,是用阿拉伯文寫的。回教自創立以來,一直都很抗拒將《可蘭經》翻譯成其他語言,因為擔心啟示被模糊、被玷污。所以讀可蘭經一定要用阿拉伯文。一直到今天,可蘭經只有大約一百種語言的翻譯而已。如果要成為回教徒,就必需先學阿拉伯文,才能用阿拉伯文讀可蘭經。換句話說,信徒必須先走進回教的文化,才能成為回教徒。 佛教也是一樣。佛教不是一個「經典」的宗教,而是要叫人行善、積功德。所謂的佛經,主要也只有中文和藏文而已。然而,跟回教一樣,若要信奉佛教,就必須先接納佛教的文化。待承接了佛教文化之後,才能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佛教徒。因此,無論是回教還是佛教,都要人必須先走進信仰的文化,才能成為一名信徒。
進入文化的宗教
基督教卻不一樣。基督教是把「信仰帶進信徒的文化」。基督徒是走進人群當中的。再以經典來說:基督教從一開始,就主張要人用最簡便的方式讀懂《聖經》。因此新約《聖經》是用當時的官方語言希臘文寫成,而不是用相對來說可能比較神聖的希伯來文。而當《聖經》從東方傳到西方的時候,又翻譯成了拉丁文。到宗教改革的時候,馬丁路德更是大力推動《聖經》翻譯,以至於產生各地方言的版本,如英文、德文、法文等。一直到今天,《聖經》已被翻譯成約3,600種語言,遠遠超過回教的100多種。因着基督教的包容性,我們也看見基督教在歷史當中,從中東傳到歐洲、從歐洲傳到美洲、又從美洲傳到非洲和亞洲。基督教這樣廣泛、普世的傳播,跟基督教的包容性有很大的關係。基督教不是「某個文化」的宗教;基督教是「每個文化」的宗教。
基督教的包容性,在《使徒行傳》第二章得到最明顯的體現。這章經文記載耶穌升天後,五旬節聖靈降臨的故事。當聖靈降臨的時候,祂把話語的能力賜給使徒,讓他們說起各國的方言。這裡我們留意到一個現象,就是聖靈傳福音的方式,是要「用對方聽得懂的語言」,而不是「要對方聽懂我們的語言」。如今聖靈也在用同樣的方法做工。基督徒的宣教,是要走進人群當中,進入當地的文化,學習當地的語言;而不是要人來我這裡,進入我的文化,學習我的語言。
傳福音給中國人
福音傳進中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中國教會的種子,是由西方宣教士撒下的。而這些宣教士來中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學習語言,接納中國文化,穿漢服,吃中餐,住在中國人當中。當他們接納、吸收中國文化之後,接着就把福音傳給中國人,並且蓋醫院、建學校等,帶給當地人許多的祝福。他們甚至能進一步把當地文化中一些不討神喜悅的東西去除,好像重男輕女、裹小腳等劣習。聖靈施行救恩的方式,是「我去你們那裡」,不是「你們來我這裡」。
耶穌是偉大老師
最偉大的老師,是能用學生聽得懂的言語,幫助他們明白深奧的哲理和理論。只會說一些難懂的術語、讓人覺得一頭霧水的老師,不是一位好老師。耶穌是最偉大的老師。祂不但用人聽得懂的語言,祂甚至以神的身分,取了人的形象樣式,活在人的中間,教導人關於神的事情。耶穌也要我們像祂一樣,包容、接納、欣賞他人的不同,以至於能把耶穌的好消息傳給他們,讓他們感受到耶穌的愛。
在當今普世的教會中,基督教的包容性,從會友的多樣性,也得到充分的體現。在一主、一信、一洗、一神的根基上,無論我們來自哪裡,有什麼樣的膚色,說什麼語言,我們都能彼此接納,彼此寬容,彼此相愛。這也是教會吸引人的地方,讓人看見耶穌基督的愛,是何等的長闊高深!祂願意世人都來就近祂,得到祂的愛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