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第一個星期日是澳洲的父親節,我們藉這個機會,紀念父親在我們生命中的付出和辛勞。只要是為人父母的,相信都能體會:做父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俗話說「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父母含辛茹苦把兒女撫養長大,一路走來有歡笑有眼淚,有成功也有失敗;無論做得好不好,每一位父母都是神所賜的禮物。兒女能成長到如今,都是神藉父母所施予的恩惠;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對於父母之恩更該如此。
在舊約《聖經》裡,神自我啟示為獨一的真神,是聖潔公義的創造主、救贖主。然而到了新約,神的身分開啟了一個新的概念:就是神是一位「父親」。尤其道成肉身的耶穌,在提到神的時候,幾乎清一色稱呼神為「天父」。而在新約裡面特別有三處稱神為「阿爸,父」:一次在耶穌的禱告裡(《馬可福音》十四章36節),兩次記載在保羅書信裡(《羅馬書》八章15節,《加拉太書》四章6節)。這個稱呼很有意思,值得我們花點心思考察。
「阿爸(Abba)」,是亞蘭文,是當時希伯來人的地方話,是小孩對自己父親的暱稱,特別表達一種私人、親密、美好、信任的關係,好像現代人會說的「爹地」。一個人能稱呼自己的父親是「阿爸」,其實不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如果父親是個嚴父,兒女們可能稱他為「父親」、「爸爸」,但不會叫他「阿爸」。最近聽了一個訪談,訪問的是一位美國的大學教授。這位教授最近出了一本書,描述他如何調查他父親生前的故事。他的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離開家,他對父親完全沒有印象。原本媽媽告訴他,爸爸是在二戰期間失蹤的,後來才知道原來爸爸其實是拋家棄子,音訊全無。在這位教授的心裡,他的父親一下從英雄變成狗熊;爸爸這個詞,對他來說只是痛苦、背叛、懦弱、羞辱的代名詞。後來因緣際會,他聽見父親的一些消息。這時他父親已經去世,但他發現原來父親是位顯著人物。也帶給國家很多貢獻。後來退休,他去搜集他爸爸的故事,就把這個經歷寫成一本書。這個訪談最有意思的地方,在整個訪談裡,他提到父親的時候幾乎不用「父親」、「爸爸」等詞,而多半是用「那個人」、「This man」、「This guy」。
我們聽起來可能覺得無情,但仔細想想,這位教授的反應完全可以理解。因為「父親」、「爸爸」這兩個詞,他說不出口。雖然時間過了許久,而他也逐漸了解他的父親,但是他想到自己父親的時候,心裡還是很不好受,因為這位父親沒有盡到父親的責任,也因為這樣,他叫不出「爸爸」,更別說是「阿爸,父」。
《聖經》告訴我們,耶穌和保羅都稱呼神是「阿爸、父」。這代表什麼意思?這表示耶穌和保羅都親身體驗過天父的大愛,到一個地步,他們能心口合一,用最親暱的名字來稱呼神為「阿爸、父」。一個孩子能稱呼父親是「阿爸,父」,告訴我們這位父親是一個稱職、溫柔、美善、可以信任的一位好父親。而這就是《聖經》所啟示的神。神不是暴君、不是老闆,甚至不是一位經常板着面孔的「父親」;祂是「阿爸、父」。耶穌藉由死在十字架,搭起一座神人之間的橋樑。透過相信耶穌,接受祂捨身的福音和恩惠,我們就能成為神的兒女,而神也成為我們的父親。凡嚐過主恩滋味,就知道祂是美善,盼望你我都能異口同聲的稱神為我們的「阿爸、父」!
張仲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