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期受《號角月報》編輯部的委託,將作者Katharine(張馨藟)以英文撰寫的《幸福的哲學思考》一文翻譯成中文(編者註:刊本期《號角》第三頁)。由於原文篇幅較長,在翻譯過程中,部分內容只譯出要點,但作者的主要思路,基本得以清楚的展現。
「幸福」是人生一大課題。每個人的生活行動都朝「幸福」的目標邁進,無論他心目中所謂的幸福為何,無論他是有意還是無意。文章對幸福的定義和獲得幸福的途徑作了精準的詮釋和細緻的陳述,不但讓人更了解幸福的概念,更重視追求幸福的本能,也對追求幸福的方法有更深入的思考。作者受過哲學思辨訓練,表達清楚、邏輯縝密,閱讀之後覺得受惠良多。
文章正確地把「幸福」和「愉悅」加以區分;幸福為一種知足的常態,愉悅則是一種短暫的歡愉。人們應當追求的是幸福,而不是愉悅。文章同時也正確地指出人類的幸福感並不完全受外在環境的影響;人類對外在環境的感受是主觀而非客觀。一個人可以擁有金山銀山卻不幸福,另一個人可以家徒四壁卻深感幸福。文章強調幸福與否取決於自己內在的心境和態度,而不完全取決於外在的環境。文章列舉出八個項目,藉著操練這些項目,可以增加並維持個人的幸福感。
文章給人的啟發,是人必須選擇將幸福感建立在具有永久性的事物之上。若將幸福感建立在短暫歡愉的事物之上,幸福不但稍縱即逝,有時反會帶來長遠的痛苦。然而可探討的是這世上是否存在具備永恆性質之事物,到一個地步讓人能建立起真正屹立不搖的幸福感?世上是否真有那長遠堅固的事物,能讓我們維持永恆的幸福感?或許這世界的本質就是暫時性(Temporal),而在暫時世界之上建立起的幸福感,也必無法持久而隨時間而逝。
此外,世上還存有一個實際因素,會不斷地、出乎意料之外地消滅我們所建立起的幸福感,就是邪惡(Evil)。戰爭、瘟疫、病痛、經濟危機,是世上邪惡絕對性的彰顯,且有可能瞬間消滅我們經年累月建立起來的幸福。
人類在面對巨大、壓倒性的邪惡的時候,應當到何處建立自己的幸福,這也是值得探討的一個課題。或許人類所追求的真正永恆之幸福,並不存在於可見界或者物質界。《聖經》說:「神(上帝)將永生(即永恆)安置在世人心裡」(參《傳道書》三章11節),作者也因此提出:幸福要在自己的心裡找。但要如何在心裡找到永恆的幸福?奧古斯丁的禱告給我們一個提示:「神哪,我們的心不得安息,直到安息在你裡面。」
人心渴望永恆,人類嘗試把幸福感建立在恆常的事物之上。然而物質界的本質卻是變化無常;人們在世界和其上建立起的幸福感也隨之變化無常。不僅如此,邪惡也不斷攻擊人類所嘗試建立起的幸福感。最後,人類最大的敵人:死亡,更會把所有幸福感吞吃盡淨;死亡讓我們跟世上所熟悉、所喜愛、所戀慕的一切都永遠隔絕。人類追求幸福,似乎是一種西西弗斯式的操作——費盡力氣,卻又徒勞無功;徒勞無功,卻又不得不從頭來過。
《聖經》給我們一個新的視野。《聖經》的啟示告訴我們唯有神是永恆,因此人類若要享有真正持久的幸福,必須把幸福感從世上之物轉移到神的身上——因為「耶和華是永久的磐石」。《聖經》也告訴我們,耶穌基督已經戰勝了邪惡和死亡。祂在十字架上的死代贖了世人的罪,祂從墳墓裡復活,吞沒了死亡。因此相信耶穌的人有一份產業,是不受邪惡和死亡所威脅的。一個人對於幸福的渴望,最終會把他帶向永恆的救贖主。
張仲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