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可以說是新春佳節最大的主題。
這期間,人們總會不辭勞苦,如民歌所唱那様,「左手一隻雞,右手一隻鴨」,成群結隊地,從四面八方趕往父母或其他近親家裡。然後,大家子人歡天喜地,開懷暢飲,共度一段短暫而美好的時光,這種傳統習俗就叫「團圓」。
所謂「團圓」,指具有直接血緣或婚姻關係的親屬齊聚一堂的意思。
《說文解字》說:「團,圓也」。團圓,即圓上加圓的意思,表示親人相聚是最何等美好、何等滿足的事情。那麼,這樣完美的好事,為什麼不表示一種相對固定的狀態,而僅僅表示一種短暫的行為呢?
酒足飯飽之餘,讓我們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相信對於啟迪人生智慧,會有裨益。
一,傳統意義上「團圓」的缺失
說起傳統意義上的「團圓」這個觀念,實際是人們願景與現實相碰撞的矛盾組合體。
周易哲學講的是 「天道忌滿,人道忌全」,一件事到了完美無缺的地步,便是缺失遺憾的開始。因而,可以說,「團圓」就有點像「葉公好龍」的故事。當我們看的影視劇,每到 「大團圓」時,必定就要出現 「大結局」。不難理解,若是再演下去,非觸及心底的憂患不可。正所謂「相處好,同住難」,真要是「團圓」成為一種狀態,難免不是一齣《紅樓夢》的大戲。
另一個角度看,「團圓」的前提必然是離散。就這個問題,有一首大家耳熟能詳的詩詞,給出了生動的答案: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蘇軾《水調歌頭》下闕)
蘇軾被一輪明月這麼一照,就看出了人世間情感的關鍵字,只在乎一個「圓」字。不由得感慨而道:月亮應該不會對人有什麼恨吧,為何偏在人離鄉背井之際,才那麼圓呢?一句話,說透了「人有悲歡離合」與「月有陰晴圓缺」,實在是「古難全」的無解之結。
這就是為什麼,千百年來,人們講到 「團圓」就只能點到即止;因爲越是珍惜團圓的歡欣和甜美,就越是凸顯離散的無奈與苦澀。
自從我們最早的祖先,背離造物主上帝的美意,被趕出「伊甸園」之後,人生旅途從此便只有「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唐詩《黃鶴樓》崔顥)。「團圓」這個概念,實際已成為我們生命中一道信仰的考題。
二,上帝預備的「團圓」無缺憾
這世界有完美和圓滿的事物嗎?有!上帝的創造和救恩,事實上就引導我們整個人類,走向那個稱之為「天堂」無缺憾的境界。
根據《聖經》記載,上帝創造世界,「天地萬物都造齊了」(《創世記》二章1節)之後,耶和華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鼻孔裏,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名叫亞當。耶和華神在東方的伊甸立了一個園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裏。(《創世記》二章7、8節)」然後還為亞當造了一個女人——夏娃,並讓他們結合為夫妻,生育繁衍,無善無惡,無是無非,無憂無慮,並且永無止境。
由此,上帝在造人之初,已經將「完美」安排好了。不過,人心不足蛇吞象,在蛇的誘騙下,我們的始祖偷吃了不該吃的「禁果」,人類歷史從此萬劫不復,無法圓滿。
不過,人類所經歷的爭戰、疾苦、淪喪和毀滅,上帝都知道,並且一而再,再而三地實施拯救;直到兩千多年前,祂又差遣獨生子耶穌降生人間,實行完全的拯救計劃。
祂還透過《啟示錄》將世界未來的圓滿景象,描繪給我們:「那城內又不用日月光照;因有神的榮耀光照,又有羔羊為城的燈。」 (《啟示錄》廿一章23節)「神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爲以前的事都過去了。」(《啟示錄》廿一章4節)
耶穌基督的拯救計劃,是以自己的寶血,洗脫我們的罪,使我們在認罪悔改後,有潔凈的靈魂,重投上帝愛的懷抱,並在永恆裡與主團圓,共享沒有盡頭的美滿。
這並非天方夜譚,每一位信靠主耶穌的人心裡都清楚,「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約翰一書》一章9節)
當我們期盼團圓,惋惜離散,為什麼不信靠上帝,得享永遠的美滿呢?
唐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