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角月报编辑部 于 2016年4月12日
类别: 澳洲

社區迴響: 復活節不提復活節?

2016 年3 月24 日,澳洲各大媒體報 導:悉尼東區邦代公立小學 (Bondi Public School) 校長,在未經磋商及家長同意下, 擅自將「復活節」一詞從他們每年舉辦的 「復活節帽子遊行中」挪走。換言之,就 是在復活節不能提及「復活節」一詞。

◎失卻包容和尊重

其實這位校長早有前科,五年前他已有 此想法,但遭家長極力反對;誰知他故態 復萌,暗渡陳倉,以先斬後奏手法來償其 私心。

此舉受到各方指責,他卻在學校週報解 釋其理據:「我們慶祝不同文化和信仰, 但我們是一個包容性社區,故此我没有稱 其為『復活節帽子遊行』。每年許多宗教 活動均在這時舉行,為了所有學生都參 與慶祝活動,教師除了跟學生討論不同 慶典外,更強調互相寬容和彼此理解。」 此等胡言,乃完全錯解「包容」一辭。 澳洲確曾有過不光彩的「白澳政策」歷 史,但時移世易,現是多元文化政策國 家中的表表者。維基百科對多元文化一詞 有以下定義:由不同信念、行為、膚色、 語言的文化組成,彼此關係是相互支持且 均等存在。

來自不同背景的澳洲移民,帶來不同文 化,與本地及異地傳入的文化體系相遇, 互相接觸、影響、交流,導致彼此互相刺 激、衝突、競爭、學習和融合。在這文化 大熔爐下,最後順應產生澳洲獨有的文化 表現,百花齊放,多姿多彩。

雖然這位校長承認該校是包容性社區, 卻疏忽包容是含有尊重及多元文化中「相 互支持且均等存在」的定義,是彼此承 認、接納及共存,並非隱藏,更非以行 政手段扼殺某一方的存在。而他藉校長 地位,以一言堂姿 態蠻橫行事,未經 諮詢強行實施,毫 無包容和尊重的氣 度,實非民主社會應有之事。

◎復活節真實意義

如果害怕復活節一詞引起他人不安,而 認為這個節日名字要不得的話,應速速從 國家假期法中刪除。但事實上,電視台記 者向所屬學校家長及路人,訪問其對復活 節觀感時,受訪者普遍認為這是澳洲立國 傳統,也是西方2,000 年文化的公認基 礎,所以相當接受這節日,沒有抗拒。 既然如此,這位校長的作為是否過於 武斷?退一步來看,在文化歷史進程中, 但凡不好的、粗淺的自會逐漸被淘汰,而 有價值的、高尚的卻會被欣然保留。校長 何必要憑一己之意,貿然終止這千載延綿 的優良傳統節日。

耶穌教導祂的追隨者「你們要彼此相 愛、像我愛你們一樣、這就是我的命令。 人為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 的。」而祂更在十架上實踐犧牲的愛。復 活節就是記念耶穌為我們犧牲,第三日復 活。

再進一步來看,耶穌是道成肉身的永生 神,在我們還不認識祂、控訴祂、頂撞祂 時,竟然以其生命為我們贖清罪債。《聖 經‧ 羅馬書》說:「為義人死,是少有的; 為仁人死,或者有敢做的。惟有基督在 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 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五章7-8 節) 既然復活節的核心是有關饒恕、接納和愛 的具體表現,為何要禁?

很多被訪家長懼怕校長的身分及權力, 恐怕他日後向其子女或家庭秋後算帳,故 此不少人對其舉措敢怒而不敢言,放縱這 位校長恣意而行。哀哉!唯有挺身而出, 表達己意,並非要與校方對峙相抗,乃是 平和討論,彼此了解,達成共識,方為澳 洲作為多元社會、民主國家的應有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