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戴思 于 2025年2月6日
类别: 号角月报

當微波爐取代媽媽味:北美雙薪家庭如何被『效率崇拜』偷走最後一頓團圓飯?

我對飲食一向不講究,怕麻煩,更怕浪費寶貴的時間,所以從不花心思做飯。

在臉書上看見移居外地的友人都成了烹調專家,我只有羨慕的份兒。其實,初來美國時,我也曾嘗試在春節做些糕點應節,後來發現街上買來的,味道不錯,價錢也合理;加上教會的長輩手巧,過時過節總會送我時令美食,久而久之,我就躲懶,提不起勁鑽研。況且,女兒在外州唸書,不在身邊,兩口子在家吃飯,簡簡單單填飽肚子就算了,「最緊要快」!

直到去年探訪大姊,她熱情地做菜款待我和外子。即使帶我們外出一整天遊玩,她都一定回家做飯給我們吃。怕麻煩大姊,我曾建議外出用膳,不用煮、不用洗,省時省力,「乾手淨腳」,不是更好嗎?

可是,大姊有她的一套哲學。她的悠然,突顯了我的急性子,令我不期然放慢腳步,繼而內心不禁問自己:急什麼?是的,我究竟在急什麼呢?

在大姊做飯的過程中,我有很深刻的體悟。

我們吃的生煎包,不是那種放進微波爐,三分鐘就能吃的冷凍食品,而是從搓麵粉、做包皮開始,包上自家泡製的饀料,捏成可愛的造型,再在熱鍋生煎;釀青椒、釀豆腐所用的彈牙蝦膠,亦是一下一下人手打出來,沒有用上攪拌機。看見家人不怕麻煩,花盡心思做出各種美味,讓我內心非常溫暖。這是家的味道,也是人情味。

都市人都被忙碌蒙蔽,總覺得時間寶貴,不容浪費。可是撫心自問,我們辛辛苦苦省下來的時間,用到哪裡去了?我們認為重要的事,真的比親情、人情寶貴嗎?還是我們只是習慣了忙碌,覺得事比人重要?

我有一位大學時期的好朋友,移民到波士頓多年。最初因為經濟上的考慮,我沒有專程飛去探望她,及後又因事忙,覺得將來總有機會見面,也不急在一時。怎料日復一日的藉口,令我們緣慳一面。幾個月前,我接到她丈夫的短訊,才知道她因情緒病走不出來,已悄然離世。

那一刻,我非常難過。才不過半年前,我們還喜滋滋地通過電話,互道近況,還約好在有生之年一定要相聚。誰知來不及了,我們就這樣陰陽相隔,以後再沒有機會聊天,也沒有機會跟她分享我所相信、在患難中賜人平安的耶穌。

唉!她離世後,我才發現從芝加哥飛到波士頓,才不過兩個多小時!

新年新開始,是時候想想,心目中最重要的人和事。執筆之際,天災人禍,接踵而至,正在猶豫的你,不要等,也不要再給自己藉口了,趕快與你認為重要的人聚一聚吧!

是時候聚一聚|戴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