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蘇拾瑩 于 2024年10月1日
类别: 号角月报

智慧路: 隔壁家的花園

有一名年輕人,他隔壁的鄰居夫婦年紀大了,準備搬去養老院住,於是把房子賣了。

搬走那天,老先生望着他辛苦整理的花圃,依依不捨。看到年輕人在一旁,順口託付: 「不知道新屋主是誰,肯不肯花時間照顧這花圃。小夥子,你是看着我做這個花圃長大的,可否幫幫忙,有空就來澆澆水好嗎?」

年輕人答應了。

不久,新鄰居一家五口搬進來了。一對中年夫婦帶着三個年幼的孩子。丈夫是名司機,太太在鎮上的美容院上班。他們沒有時間也沒有興趣去維持前院的花圃。

年輕人因着對老鄰居的承諾,於是自告奮勇去向新鄰居表示願意照顧他們的花圃。

新鄰居同意了,但很抱歉他們沒有這筆預算,所以無法付工資給他。

小夥子也不介意,仍然盡責地每個週末都去花圃澆水、除草,換季的時候需要換種、剪枝,他也照做,所有園丁的工作他都做。

小花圃被他整理得非常美麗,不僅引起過路人的稱讚,新鄰居的小孩們也喜歡圍着大哥哥問東問西:「這花叫什麼名字?什麼時候會開?」

年輕人就這樣免費替鄰居照顧了好多年的花圃。他的花卉知識增長了,對園藝的興趣也提升了。

鎮上有一家規模不小的園藝苗圃連鎖店,老闆有一天從這條街經過,發現了這個經營得十分精緻的小花圃,於是邀年輕人到他的苗圃店上班。

年輕人憑着他多年的經驗與知識,很快就升到了經理的位置。沒幾年,他已經是這家苗圃連鎖公司的老闆之一了。

他事後做見證說,沒想到當年隨口的一句承諾,居然引領了他的一生。

著名修道士聖法蘭西斯說:「因為我們給,所以我們得。(For it is in giving that we receive.)」

《路加福音》 六章38節說:「你們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Give, and you will receive.)」

願我們都成為樂意給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