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紐約法拉盛去年的一個寒冷冬日,角聲福音廣場的二樓擠滿了人。他們中的大多數是最近才來到美國的華人新移民,臉上寫滿了期待和焦慮。這是由紐約基督教角聲佈道團組織的"感恩聯歡會",一場為新移民提供全方位服務的活動。
隨著活動開始,一位中年男子引起了記者的注意。他的故事令人心酸:從中國河北省走線來美,卻在抵達後不久被診斷出肺癌晚期。更糟的是,他的臨時醫療保險即將到期。他的遭遇並非個例,而是眾多新移民困境的縮影。
角聲佈道團的陳熾牧師告訴”紐約時報”記者:"最近幾個月,我們接待了越來越多像劉先生這樣的新移民。他們面臨的問題不僅僅是身份和生存,更是一種深層次的心理和靈性危機。"
確實,新移民的需求是多方面的。現場的衣物和食品發放區擠滿了人,反映出他們在基本生活necessities上的匱乏。一旁的法律諮詢區則人頭攢動,許多人急切地詢問如何申請庇護或獲得合法身份。英語課程的報名處也排起了長龍,凸顯了語言障礙對新移民的困擾。
然而,這些外在的需求只是冰山一角。陳牧師指出:"很多新移民內心充滿了孤獨感和對未來的恐懼。有些人甚至產生了輕生的念頭。我們不僅要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更要給予心靈的慰藉。" "這不僅是一項社會服務,更是我們信仰的實踐。耶穌教導我們要愛鄰舍如同自己,而這些新移民就是我們的鄰舍。通過服務他們,我們不僅在履行社會責任,更是在見證上帝的愛。"
這種全方位的關懷模式,不僅回應了新移民的需求,也為教會和宣教團體開闢了一個新的宣教平台。"我們不僅是用言語傳福音,而是加上行動。"陳牧師強調,"當人們在最困難的時候得到幫助,他們自然會對我們的信仰產生興趣。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全人關懷宣教。" 事實上,這種模式已經顯現成效。活動中,當天有10多位新移民決志信主。
然而,這項事工也面臨著挑戰。資源有限、志願者不足、政策限制等問題都給服務帶來了困難。角聲呼籲更多的教會和信徒參與進來:"這不僅是角聲一家的事工,而是整個基督徒群體的使命。我們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和禱告支持。"
看著現場忙碌的志願者和感激的新移民,來自眾教會的弟兄姊妹深深感受到了這項事工的意義。它不僅為新移民提供了實際幫助,也為整個社會注入了一股愛與關懷的暖流。更重要的是,它為教會如何在現代社會中實踐信仰、服務社群提供了一個可貴的範例。
經過一年多提供給新移民多類型的服務,角聲獲得市政府的信任,自今年七月至年底,成為法拉盛社區獨家登記紐約市民卡 IDNYC 的機構。統計數字顯示: 至今,福音廣場服務人次已超過 3,000, 包括市民卡登記,免費律師贅詢, 免費英文班及其他轉介個案處理!
同時, 角聲傾心打造的「愛心耕耘, 共創新家」移民嘉年華今秋十月3日將在法拉盛社區綻放!這場盛會將凝聚眾多官方民間各大機構,精心設計八項各種類型, 超過 20個的服務攤位,從法律援助到文化融合,全方位照顧新移民。它不僅是一場活動,更是一座溫暖的橋樑,攜手新移民跨越艱難,讓他們擁抱璀璨新生活的希望!
如聖經所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馬太福音25:40)通過服務新移民,角聲佈道團和眾多志願者不僅實踐了信仰,也為城市宣教開創了新的模式。這種將社會關懷與福音使命結合的方式,或許正是教會在新時代發揮影響力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