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號角月報 澳洲版 于 2024年4月1日
类别: 号角月报

健康寶庫: 健康資訊

健康飲食能減壓

壓力是現代人面臨的通病。BBC科技網頁的介紹,人們可以透過飲食來調整身體應對壓力的能力,其中包括:多吃蔬果;吃富含植物纖維的食品;吃酸菜、韓國泡菜等發酵食物及紅茶菌等;遠離糖和甜食;避免攝取過多的咖啡因。對於好吃卻不健康的食物,可以改變心態,嘗試新的天然食物,但不必操之過急;給自己心理準備,進食前先想一想果蔬的美味,下嚥時就會感覺味道更好;把健康食品和小吃放在隨時可以拿到的地方,而養成習慣。

吸食大麻導致精神疾病

隨着大麻合法化,由大麻引發的疾病診斷率,較2019年高出50%以上。大麻產生的精神疾病危險性高於安非他命、迷幻藥、類鴉片藥物和酒精等物質;頻繁使用大麻與精神疾病發病率提高存在明顯關係,吸食大麻而導致精神疾病的青少年中,近三分之一出現幻覺或有狂躁偏執症狀。

泰國政府將禁止娛樂用大麻

泰國2022年6月宣佈大麻合法化,促使數百家大麻店在各地興起。然而泰國衛生部長2月6日卻宣佈,政府將緊急提出一項修改法案,禁止娛樂用大麻,「只允許用於健康和醫療目的」。去年8月上任的泰國總理經常表態,反對將大麻用於娛樂目的,並稱大麻只能用在醫療用途,曾警告「娛樂性使用大麻將可能引發更廣泛的麻醉藥品問題」。

電子菸是協助戒菸的工具嗎?

香菸含至少69種化學成分可能致癌,電子菸的化學成分少得多,致癌成分也較少;某些毒物兩者皆有,但毒物的濃度,電子菸低很多。但是,研究發現年輕人吸電子菸較易患氣管炎,氣喘也會惡化;也發現電子菸的成分會影響血管和心臟細胞,而且尼古丁會讓人上癮。青少年時期接觸尼古丁,可能影響腦部指揮注意力、學習和管制衝動的部位;研究指出,吸電子菸可能導致過動、抑鬱和緊張。不過專家說,都還不是定論。

含糖飲料可能致癌

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的研究報告稱,飲用含糖飲料可能會增加患癌症的風險。含糖量超過5%的飲料算是含糖飲料,包括果汁、軟飲料、加糖奶昔、能量飲料及加糖的茶或咖啡。根據五年跟蹤超過10萬人的研究發現,每天多喝100毫升含糖飲料(約每週兩罐),罹癌風險會增加18%。

俯臥撐可預測心臟健康
 


美國醫學會權威雜誌最近發表一項針對1,104名活躍的成年男性的縱向研究報告,發現一次能完成超過40次俯臥撐的參與者,在未來十年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與完成不了10次俯臥撑的參與者相比,發病率低出96%。俯臥撐也許可以成為一個簡單而有效的健康檢測方法。

蘑菇和保護大腦的食物

根據《阿爾茨海默氏病雜誌》,多吃蘑菇可能減少大腦退化的風險,有助防止失智症。研究發現,蘑菇富含麥角硫因,是一種人類無法自行製造的抗氧化劑和抗消炎劑,對大腦有保護作用。

台灣一份長達11年的追蹤研究報告指出,魚和茶葉對大腦也有保護作用,每週攝取四次以上者,失智風險大幅減半。專家指出,造成失智症的因素有很多,改變生活方式以及飲食,估計可以防止三分之一的病例,建議多吃水果、蔬菜,少吃鹽和糖、多運動、適量喝酒,不要吸菸。

長者久坐失肌力 應多外出運動

有關高齡者健康行為與跌倒風險的調查發現,65歲以上長者54%每天坐超過7小時(看電視、上網等);雖然有80%的被訪者說自己有活動,但不到四成有中強度以上的運動。專家認為長期久坐,又缺乏中強度的肌力運動,會使肌肉流失,導致肌耐力不足,增加跌倒風險;建議高齡者多外出進行中強度運動(感覺呼吸有點喘),以及能夠增進肌力的阻力訓練。如果高齡者不願意運動,走路也好,建議每天至少走一小時,且其中三分之一時間要快走;若體能較差,也可以每天分三階段出門散步,一次20分鐘。

鮮蔬果汁不等同水果

鮮榨蔬果汁被認為是有助減肥,給身體系統「排毒」的飲料,但果汁缺少大部分的纖維,不能代替水果和蔬菜,但可以作為補充。建議食用完整的水果比喝果汁好。

蔬果清洗去除農藥
 


蔬菜水果在食前用流動水清洗,可把大量的農藥殘留去除。食前處理是先清洗、再去皮、去蒂頭和截切,以避免蔬果表面的殘留農藥由切口滲入組織。清理蔬果時,只需用流動的清水浸洗,或沖洗即可,不需浸泡鹽水、小蘇打粉,也無需使用蔬果清潔劑。果菜類如番茄、甜椒等,可用軟毛刷輕刷沖洗表面不平整處,再去蒂頭和截切;小漿果類如葡萄,清洗前可先連梗剪下果實,再以流動水清洗;而梨果類可先以流動水清洗果皮後,再去皮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