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最在乎孩子的教育,新年伊始,鼓勵家庭一起來到上帝面前,一起重新思考教育的目的,以更好地帶領孩子前面的方向。
教育的目的:學智慧、享甜蜜
讓孩子學習、接受教育的目的,可以從猶太人的教育觀得到啟發。猶太人學習的目的是在生活中成為聖潔,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分別為聖歸給神(上帝)。
華人的教育觀很接近希臘人,看重知識,認為知識(Knowledge)是通向美德(Virtue)的途徑,透過理智(Intellect)可以通往美好生活。然而猶太人看重智慧,認為智慧超越了理智追求,是實用的,是建立在神賜予的對與錯的原則之上,這些原則必須應用在日常生活和人際關係中。人可以學習很多的知識,但不見得有智慧。而當今很多時候,人們可能不是在學習知識,而只是在收集信息(Information)。信息很多,但重要的是怎麼應用這些信息或知識到生活裡,那才是智慧。
猶太人還有個觀念很有意思:The sweetness of learning(學習的甜蜜)。猶太人開學第一天有個特殊儀式,老師拿一塊石板,上面寫着兩節經文(《利未記》一章1節和《申命記》三十三章四節),老師說The Law will be my calling,同學們就護送這個石板,然後老師在石板上放上一些蜂蜜,給學生們舔一下,代表神的律法就像蜂蜜。之後還會有蛋糕,上面也有這樣的經文。猶太人老師看教育的任務,是使學生享受學習神聖真理的甜蜜。相比之下,很多時候我們推着孩子學習、補習、考試,把學習的甜蜜都奪走了。
與眾不同的教育:教育是為了認識神
現在普遍的教育是希臘觀念,教育是為了認識你自己(Know Yourself),從人的知識開始,教學主要是涉及知識和技術領域的知識轉移,學音樂、學藝術、閱讀或體育,主要目標是開發學生的才能和潛力。然而猶太人的觀念卻不一樣,猶太人的思維是從神出發,教育是為了要認識神(Know God),老師教導學生不只是培養他們的智力或實踐能力,而是召喚他的學生服從他所教導的《聖經》權威,把神的話當做一生所有領域的權威。神就是要讓以色列人跟其他的民族不一樣,以便屬於神。
希臘人學習為了理解,而猶太人的思維,學習是為了敬畏。「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鼓勵父母好好思想一下,孩子今天成績拿了A,他們對神有沒有更敬畏?孩子上了名校,是不是對神更敬畏?不然的話,這個教育目的就沒有達到。
誰是教師?──教科人的父母!
從以色列歷史的早期開始,教育的中心就是家庭,父親、母親就是老師。父親是教育過程的主要工具,而不是我們現在看重的教科書、視聽設備或色彩鮮艷的教室。有學者說「我們最需要的不是教科書(Text-book),而是教科人(Text-person)。」華人也深知「言教不如身教。」對基督徒來說,神要我們能夠先效法基督,然后讓我們的孩子、學生來效法我們。你要做老師,就要先做學生。
教育更應該是一個門徒訓練。教會很重視門訓,其實最重要的門訓是我們的孩子,神給這麼多年時間讓父母和孩子在一起,如果沒辦法把他們門訓變成神的門徒,我們在教會怎麼去門訓別人呢?
總結一下,學習不應該只是為考試、為學位;我們的人生,就是要學習。盼望基督徒都是聖書之民,把一個學習的文化帶到我們的家裡面,帶到我們的整個信仰裡面,因為學習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學習。
(本文根據作者的「吹號者事工」(trumpeter.blog/)的課程《活出家味》第八課「基督教教育──以家為主的教育」摘寫而成,錄影可看視頻:https://youtu.be/kcTYBrSDmbk)
讓學習成為甜蜜|鄭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