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著名樂隊Beyond,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極受歡迎。樂隊擅於創作,而且歌曲內容不受市場壓力牽制,打破傳統的男女情歌範疇,觸及社會層面,甚至於世界政治;以南非民主運動領袖曼達拉為主題的《光輝歲月》,就是個好例子。
犧牲了長遠的利益
《送給不知怎去保護環境的人(包括我)》,是Beyond樂隊在1990年的作品,收錄在名為《命運派對》的專輯中。這首歌並未廣為傳流,但所涉及的環保課題,現時回望,確實帶有時代的前瞻色彩。
歌詞從自然環境及科技發展的衝突中出發,帶出矛盾的感情,前路就是不可知的探險。當火車把距離縮短,但偏僻的鄉村山嶺卻不再見稻田時,那是我們樂見的變遷嗎?當乘飛機郵輪遠渡重洋,但沙鷗不復見、清風總夾着塵煙時,那是我們能接受的變遷嗎?
作者指出人的努力、科技的發展,往往都是短視的,為求眼前的方便,犧牲了長遠的利益。「風光建造」的,以為是「機械樂園」,其實並非樂園。作者只是提出問題,卻並無答案,自己也不知道如何是好,此情懷從其歌名就可見一斑。
都市人們漸漸醒覺
環境保護可說是近年全球關注的主要課題,不單政治領袖常掛在口邊,大學裡有學系專門研究,更重要的是涉及重大的商機。
汽車是經濟發展的代表,它不單以消費用品在自由市場中運轉,更改變人的活動模式。美國曾經是全球的汽車王國,開着龐大體形的名車,在貫通全國的寬闊公路上飛馳,曾是美國夢的指定動作。誰又想到汽油的消耗,帶來大量的污染?
當新發展國家初嘗經濟起飛帶來的好處時,往往就要買豪華汽車來顯示成就。人民一窩蜂地搶購汽車,結果是大城市煙塵不散,交通嚴重阻塞,市民呼吸系統疾病也急劇上升。因應環保議題,電動車近年成為新興寵兒,年輕一輩趨之若騖,人人一部,對全球汽車市場產生結構性的影響。
塑膠是另一例子。現代人的生活離不開塑膠,從日常生活中購物用的膠袋,到醫院中各式各樣的工具盛器,以至輪胎等工業生產上的不同應用,都是缺之不可。塑膠的柔韌及隔水性質,實在帶來很多的方便,但塑膠卻難以自然分解。
處理塑膠廢料成為難題,流進海洋山川的塑膠廢料成為各類動物的毒藥,最終在食物鏈的循環中,又回到人類的身體。現代大都市漸漸醒覺,透過不同的行政措施,鼓勵減少使用。以前我們到超市購物,總是毫無顧忌地使用塑膠袋,但現在習慣自備可多次使用的購物袋了。
人類與地球的關係
環境保護的理念及行動都值得鼓勵,但更重要的,是要深切明白人類與地球的關係。地球與人一樣,都不是毫無目標方向的偶發產品,不是億萬之一可能性下的隨機結果,我們都是創造主的傑作!《聖經‧創世記》中清楚指出,人有「治理」和「管理」這地球的責任,我們是受託的管家,要愛護和珍惜大自然,不應只顧自己的利益和方便,盲目虛耗大自然的資源。
使徒保羅在《羅馬書》一章20節,對大自然有獨到及重要的描寫。他說:「自從造天地以來,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山川河嶽、鳥獸蟲魚、一花一草、四時運轉,盡都在訴說上帝的大能。可惜,因為罪的侵入,大自然被破壞,大自然與人的關係也被破壞。
因此,保羅也說:「我們知道,一切受造之物一同歎息,勞苦,直到如今。」(八章22節)《羅馬書》的重點,是要說明人不能靠任何方法解決罪的問題,改善罪帶來的苦境;唯一的方法,就是信靠主耶穌在十字架上成就的救恩。接受救恩的,能重新恢復與上帝和好的關係,其他的關係,包括人與人、人與大自然,也能夠得以修復!
5月我們慶祝母親節,紀念生育我們的母親。飲水思源,我們也應想到大自然,要好好保護「地球母親」。親愛的朋友,假如你贊成前面兩句話,認同其中行動的話,豈不也更應該回到造物主的面前嗎?如有感動,歡迎跟我們聯絡(该邮件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地球母親|曾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