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號角編輯部 于 2023年2月14日
类别: 号角月报

施比受更為有福——美國「全國捐助者日(National Donor Day)」

每年的2月14日,除了是甜蜜蜜的「情人節」,也是美國「全國捐助者日(National Donor Day)」,是個致力倡導「器官、眼角膜、組織捐贈」的教育紀念日。這個饒富意義的日子,於1998年創立,當年的主要推動者,為釷星汽車公司及全美汽車工人聯合會,並得到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的支持。設立至今,一直受到全美各地的認可和呼應。

「全國捐助者日」透過教育及分享「生命捐獻」的信息,希望每個人從願意邁出一小步開始,拯救和治癒更多生命,並學會尊重和欣賞捐贈者。紀念日關注不同的捐贈類別,包括器官、眼晴、組織、血液、血小板和骨髓。這一天,響應的單位會舉辦當地活動,分享社交媒體信息,鼓勵他人註冊成為捐助者。使更多群眾,意識到器官捐贈的龐大需要,同時表彰曾經捐贈的有心人。

跨越心理門檻

在中國的傳統觀念下,要選擇「捐獻身體」並不容易。一是因為《孝經》有云:「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毁傷,孝之始也。」認為保護自己的身體,是孝親的表現,因此不願意隨意「損害」身體。二是傳統宗族社會非常重視喪葬禮儀,主張要「留全屍」,對葬禮核心的遺體極其珍視,所以有替遺體沐浴、化妝的傳統。這些思想,導致華人社區,「捐血」還有人在,但談到「捐贈器官」,人們便十分猶豫了。

在成為捐獻者之前,當然要尊重捐獻者及其家人的意願。尤其在捐獻者生命瀕危之際,身旁的家人要作出決定,着實不容易。「全國捐助者日」提供事前教育,讓民眾了解「捐贈」的意義和果效,再選擇是否願意加入捐贈者行列。

金牌獻給醫生

加拿大著名演員雷格‧斯坦福,於數年前被診斷患有心臟衰竭,幸而2020年,他在溫哥華聖保羅醫院,成功做了心臟移植手術,生命得以延續。兩年後至2022年底,他參加美國的器官移植人士運動會,贏得單車競賽金牌。他開心地說:

「我今天能走到這一步,感到非常自豪!這全賴為我施手術的醫生,他們比我更應該得到這份榮譽,是他們讓我逃離死亡之門,這個金牌,應該放在聖保羅醫院。」

同時,他呼籲更多人成為器官捐獻者,祝福更多生命!

骨髓移植成功

足球教練邁克.倫敦年幼的女兒,曾罹患白血病。為此他十分痛苦,無法理解所發生的事情。他感到無助又無望:「我以為我快死了!」但當醫生告訴他,他的骨髓與女兒完全脗合時,他覺得自己是蒙福的。經歷女兒康復的「奇蹟」後,他們一家正盡最大努力,推動器官捐贈運動,尤其是骨髓捐贈和配對方面。

例如與「Be the Match」機構合作,盼望與他們有相同遭遇的家庭,在絕望的處境中,仍能看到一絲曙光。如今,邁克的女兒已經長大成人,生活充實,成為高中生的體育教練。她說,《聖經‧約書亞記》一章9節常常成為她的鼓勵:「我豈沒有吩咐你嗎?你當剛強壯膽!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因為你無論往哪裡去,耶和華你的神必與你同在。」

努力祝福他人

際此「全國捐助者日」,讓我們向無私的捐贈者獻上敬意,也向那些接受捐贈,堅強地活下來的受捐者,送上摯誠的祝福!並記念那些仍在等待捐贈的生命。《使徒行傳》二十章35節說:「施比受更為有福。」像邁克教練說的:「我很幸運,所以現在輪到我伸出援手,努力祝福他人了。這是我們正在做的,也是我們一直在做的。」

施比受更為有福—全國捐助者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