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浩然 于 2022年8月21日
类别: 号角月报

《親愛的緬因州!》由兩位第二代移民作家以六年時間,和來自五大洲、十八個國家的年輕移民訪談——從他們的心聲可察覺到上帝提供給這個時代的基督徒許多契機

無論是新移民或是幾代在此居住的公民,面對當前美國社會的分歧亂象,免不了生發一種莫名的恐懼、心痛甚或徬徨。美國立國以來的承傳——慷慨、仁慈、熱心助人、接待遠人、為難民提供安家立命之所……這樣的精神,是否能夠延續?由誰來延續?

思考這個問題時,恰巧在書店看見一本書——《Dear Maine(親愛的緬因州)》。閱畢後,我彷彿看見暗夜裡的曙光。這本書由兩位第二代移民的作家聯手合著,以六年時間,和來自五大洲、18個國家的年輕移民訪談。它可說是一本第二代移民的心靈表述史,透過訪談對話、彼此聆聽接納,希望族裔分裂的病痛,能開始進入深切的治療。

走向康復之路,不是將自己的想法強加於對方;而是謙卑下來,以願意認識對方的開放態度,讓每個人都得到接納。這樣,美國才有可能朝向更多元化、彼此尊重、共榮共和的社會邁進,讓美國的歷史新頁,因移民的注入更多彩多姿、有更高的生產力。

書中所講的故事,有來自薩爾瓦多、南韓、阿比彊、盧安達等歸化為美國籍、或是出生在移民家庭的青年人。他們來自不同行業,有做小生意的,有藝術家和社會運動家,更有公務員和大學生。他們所面對的挑戰,似乎要打倒他們,卻又建立了他們的自我認知和寬恕;似乎是進入不能超越的種族競爭的障礙賽,卻又得以融入美國多樣化的社區。

寫序言的一位越南裔藝術家兼拉丁文老師說:「我父母一代所體認的美國,和我所體驗的美國經驗不同,因為我們的經濟和社會條件不同。這是非常美國的現象。美國目前的情勢很複雜弔詭、分裂卻又合一。這些現象卻引動人去思考社會如何永續的問題。我們能否在多樣化的社會裡共榮,關鍵在於我們是否願意去認識並接納各種不同的文化,選擇以不撕裂的方式共存。畢竟,我們都是美國人!」

移民的苦難,卻是包裝的祝福。在受到比他們更早來美的歐洲移民後裔的霸凌欺壓之後,他們更加不以「融入主流」為目標,乃是「開創新流」;接納自己的膚色文化背景,更能和父母的一代和解,做自己後代的表率:「合一」是一種意志力的決定,更是人失敗後的導師。

從他們的心聲裡,我察覺到上帝提供給這個時代的基督徒許多契機。我們不當以偏狹的意識形態,去批判那些自己所不了解的人。攻擊人、論斷人,只會被當成霸凌。我們應當透過媒體和不同管道表達出耶穌的恩慈憐憫、認識還沒認識主恩滋味的人——他們的思考模式、價值觀的來源和出處,然後靠着和主耶穌親密的關係,讓耶穌在心裡感動我們,應當如何回答、怎樣回應社會問題。主耶穌道成肉身,和罪人一起生活,卻不受罪惡影響,為我們提供模範。我體驗到,上帝正在預備一小群人,訓練他們的信心,加深他們憐憫之心,在不同的角落和社區,發揮「光和鹽」的功效。

緬因州的第二代移民故事,提供了我們華裔第一代移民所需的盼望和力量。「 這福音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羅馬書》一章16節),上帝總是使用極少數的人,施展出祂奇妙的大能。

書本的封面雖用一位穆斯林的圖像,但她無視於潮流的貶抑、勇敢不懈的精神,其實正是上帝所要尋找的。但願她能夠像其中一些被訪者一樣,也來認識耶穌基督,歸向那一位在冥冥中引導人的真神。更願美國成為一個「在上帝眼中」真正偉大的國家。

親愛的緬因州!|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