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與李愛晨(Ellen Lee,基督徒、社工、心理健康治療師、家庭教育導師)就移民家庭親子教育及如何化解與孩子間的代溝進行了探討,整理如下。
客觀因素
許多移民既要悉心照顧父母、孩子,負責各種家庭事務,還要努力工作與拼搏,生活忙碌,從而忽略了個人的學習與提升。甚至有的人與科技進步完全脫節,除了手機,他們不會使用電腦,不會發Email……有些華人只看中文報紙或微信新聞,也造成與孩子之間的意識、觀念不對以及溝通不順暢。
作為父母應該學習使用電子產品,接收社會綜合信息,了解美國歷史與社會發展趨勢,努力融入社會,而不是身在美國、心在中國。家有青少年,甚至還要了解一些網路遊戲,才能追趕上子女的成長,才有資格談「教育」。
常有父母以中文與孩子溝通,而孩子以英文回答。英文水平對父母與孩子間的溝通起着很大作用,因此要盡力學習英文表達和處理社會事務的能力,知道如何與醫生、老師等溝通,幫助孩子融入社區,或解決成長與學習中遇到的疑惑或難題,從而贏得孩子的信任與尊重。
共同成長
有些孩子看不起父母,認為父母除了工作、做飯、做家務外,什麼都不會。這使他們對父母開始冷淡,甚至冷漠。
Ellen的兒女慢慢長大時,喜歡Rap和Drum Beat音樂風格。當他們在聽歌曲時,Ellen就問「這首歌叫什麼名字?」然後上網搜索,並嘗試學唱。一段時間後,孩子們驚奇「我媽媽也會唱英文歌!我媽媽也喜歡我喜歡的東西。」知已知彼,百戰百勝。多了解孩子們的世界,溝通時自然就多了一些共同語言。
更重要的是不要讓孩子覺得父母已經過時(Outdate),而是要不斷地更新(Update),追上社會潮流。不少父母觀念中,給最好的物質生活條件就是對孩子的愛,就盡了為人父母的責任。然而真正愛孩子是與孩子一同學習與成長。知識的更新、思想上的同步,才能更好的教育與引導他們。
尋求幫助
Ellen曾負責「非一般家庭教育」的社會服務項目,主要針對華人家庭教育中由於不同環境、不同理念而導致的家庭矛盾與教育問題。
Ellen認為,要工作、要生存,確實沒有更多充裕的時間與孩子們相伴。即使這樣,仍可以有短時間的高品質相伴,哪怕一天只有20分鐘、15分鐘,甚至是5分鐘,也會給孩子不一樣的感覺。
另外,有些華人家庭三代共處,教育理念會產生對抗與衝突,從而影響孩子的心智成長。例如爺爺奶奶會認為某些食物對身體好,而爸爸媽媽則不這樣認為。無論是生活瑣事或決定家庭方向的大事,理念不同會導致教育衝突。遇上教育問題時,Ellen建議適當對外尋求幫助和指導。
《聖經》的教導
教育需要用對的方法,需要父母多加陪伴,以身作則影響他們,幫助他們養成獨立的人格,樹立正確的社會價值觀,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塑造承受壓力與挫折的心態。然而最好的教育與愛,是把孩子帶到上帝面前。《箴言》二十二章6節:「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Ellen認為,父母不要將孩子視為自己的財產或生命的延續,從而自己喜歡怎麼對孩子便怎麼來。孩子是上帝給我們的禮物。有些禮物可能我們很喜歡,而有些可能不喜歡。無論如何我們可以做的,是享受所得到的禮物。還有,不是每個孩子都很完美,有的甚至帶着身體或精神上的缺陷,但無論任何事情、多大困難,都可以靠着上帝成為祝福。父母應以感恩的心去呵護這份珍貴禮物,並與他們一起成長,才能感受到教育的愉悅,收穫豐盈的人生。
移民家庭之親子教育|黃紅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