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底,中國武漢發現了首例冠狀病毒患者,2020年初擴散到鄰近的日本、韓國和泰國。同時,首例在亞洲以外的確診案例出現在美國西雅圖。疫情嚴峻,雖然中國採取了嚴格的封鎖隔離措施,卻依舊阻擋不了病毒迅速地傳播。很快地,當歐洲與中東各地也出現大量個案時,世衛組織於3月11日宣布此疫情已構成了「全球大流行」,並正式命名病毒為「2019新冠狀病毒(COVID-19)」。
新冠帶來洩憤
疫情大爆發,全球醫療與民生用品因恐慌而導致供應不足。疫情迅速擴散,很多活動被迫取消或推遲。嚴重影響航空、旅遊、娛樂、體育、石油市場以及金融市場的運作。媒體用「全球經濟陷入了大蕭條以來最大的衰退」來描述這個現象。人們在極端恐慌中受各種假新聞影響,被針對不同族裔的歧視言論煽動著,導致人們的情緒處在崩潰的邊緣。事實上,在病毒尚未官方命名前,社交媒體以地名來聲稱「武漢肺炎」、「中國病毒」,似乎正引導人們找到洩憤的對象,其所帶來的效應,再次把華人推到了風口浪尖。
為什麼說「再次」呢?這要追溯到美國歷史上曾經的《排華法案(Chinese Exclusion Act)》。
最長歧視法案
清朝末年中英鴉片戰爭中國戰敗,和英國簽訂了第一個不平等的《南京條約》。同意開放五個港口和西方通商,這為後來中美之間的交流搭起了橋樑。19世紀中,南方沿海的中國人聽說美國加州發現了金礦,時逢中國戰亂,民不聊生,於是大批華人登上前往美國淘金的輪船,成為美國最早大規模的華人移民潮。
華人勞工對工資要求不高,做事井井有條,勤快不惹麻煩且逆來順受。他們願意承擔別人不願完成的工作,且易於管理,正是所謂的優質廉價勞工,讓白人雇主相當滿意。很快地,從金礦、農場、鐵路、工廠,到建築業、餐館業、洗衣業,到處都有華工的身影,雇主甚至不滿足僅在加州召聘華人,乾脆直接到中國招工去了。
然而,金礦日漸稀少,不久又爆發南北戰爭,美國經濟開始衰退,工作機會銳減,白人勞工認為是華工的存在威脅到他們的生計。報章雜誌不斷出現諷刺性、侮辱性的插圖與標語,「就是這些黃皮膚正在搶走我們的飯碗」、「中國人入侵,他們來了」、「美國勞工要團結起來抵制黃禍」、「美國政府快行動,禁止中國人踏上美利堅地土」。在諸如此類的搧風點火之下,針對華人的暴力攻擊也愈來愈多。
最後,美國國會在1882年通過了效期十年的《排華法案》。禁止華工來美國,已在美國的華工不能入籍,不能結婚。這個至今讓人難以置信的法案每十年延長十年,是美國史上第一部針對特定族裔的排斥法案,也是美國史上持續最長的歧視法案,直到1943年才被廢除。
回顧歷史,法案通過並不能平息人們怒氣,反而仗著有政府撐腰,針對華人的暴行更加理直氣壯。歧視是動態的,經濟繁榮隨處是商機時,美國自然慷慨大度,歧視的現象也少。而當經濟出現問題,就業機會減少,加上移民華人地位上升,懼怕讓作為多數族裔的美國人產生危機感,歧視也就隨之升溫了。
中國行動計劃
歷史是會重演的,過去三年,美國竟有類似的政府層面的種族歧視方面的擔憂。
2018年11月司法部推出「中國行動計劃(China Initiative)」,此行動最初目的是抓捕與中國相關的經濟和商業間諜,但以國家安全為由,針對亞裔特別是華裔科學家展開了大規模的調查,一些正常的學術交流活動也被當作間諜活動看待,制造了很多恐慌。而這個行動計劃直到2022年2月23日在種族主義的指控中才終止。
據《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2021年底發佈的統計,「中國行動計劃」涉及的77個案件中,有超過150人受到起訴,其中88%的被告是華裔或華人。其中田納西大學副教授、納米材料專家胡安明,和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主任、美國工程院院士陳剛兩位教授的案件引起廣泛關注。
儘管司法部極力否認在這些案件中存在種族歧視,但多起針對學術界研究人員的指控都因缺乏証據而撤訴,這種無根據的有針對性的懷疑很難擺脫歧視的嫌疑。此計劃給被調查者的生活,事業以及聲望,帶來很大衝擊。同時由於寒蟬效應,也給一些與中國有合作的學者帶來焦慮。此外,更助長了反亞裔的情緒或仇外心理,讓歧視再次升溫。
歧視重演?歧視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