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夜晚,紐約市民的手機連續響起急促的警鈴——氣象局傳來警報,提醒大家狂風暴雨將至,低窪地區恐有「洪水(Flash Flood)」,沒事請留在家裡不要外出。此種警報常見,本也不太在意,只是連發三次,似乎有點罕見。
四級颶風艾妲,8月29日在路易斯安那州登陸;16年前,同為四級颶風的卡崔娜,也是在這個日子登陸,重創了美國,造成1,836人死亡,經濟損失$1,250億!面對此一巧合,大家都戒慎恐懼,嚴陣以待。
被滅頂的汽車在洪流裡如玩具般漂浮
結果艾妲在路州造成財產損失、十餘人喪生後,規模與強度一路下降,看來威脅應可解除。9月1日晚間,來到紐約的艾妲餘緒為熱帶低氣壓,氣象預告也不過就是有大雨,因此即使接連收到警報,大部分人仍未真放在心上。
不料一覺醒來,紐新地區竟已成為重災區!死亡人數達48人,單皇后區就至少13人罹難,其中11人是被突如其來的洪水溺亡在自己位於地下室的家中。至截稿時,艾妲造成的經濟損失已超過$501億,是美國颶風財損排行榜第六名。
新聞報導,災後滿目瘡痍,牆上留下高達6呎的污漬;社交媒體傳送的視頻中,被滅頂的汽車在洪流裡如玩具般漂浮、地鐵站內水流如瀑布若噴泉……心中浮現出一幕幕災難電影中的場景,就如911時看著世貿雙子大樓倒塌一樣,不禁自問:這是真的嗎?拜登總統於9月7日來皇后區勘災慰問時,感嘆「難以想像,這竟然是美國!」
7月14日,當德國西部及比利時遭遇「百年大洪」,心中雖淒然,但感覺仍遙遠;7月17日,中國鄭州「千年一遇」的水災怵目驚心,因為那裡有眾多熟人親友;這次艾妲洪災近在咫尺,許多被淹的高速公路段或住宅區都是常去之地,甚至連自家所在大樓都被淹,電梯因進水而故障兩天,算是有切膚之痛了。
地鐵站內水流如瀑布若噴泉
這些災難,是天災還是人禍?拜登說:「此次災情讓人明白,氣候變遷威脅到每個人,美國必須要認真對待這一風險,否則未來將面對更嚴重的生命財產損失。」似乎認為這基本是天災。他的對策是投入一兆美元加強基礎建設。
當紐約市長被責怪應變太慢,拖到11時半「人都死一堆才宣佈緊急狀態」時,他辯解:國家氣象局的天氣預報本說,當天雨量約一至二吋,直到晚上7時才發佈警告(Warning)、9時半才發出緊急警報(Emergency),才使市府來不及應變,令人嗅到人禍及甩鍋的味道。
當晚,中央公園一小時的雨量是破紀錄的3.15吋;三小時總雨量,是破紀錄的7.19吋。紐約市9月份平均雨量4.23吋,也就是大約近兩個月的雨,全集中在三小時內落下來了!市排水系統能夠應付最高每小時1.75吋的雨量,這原已是高瞻遠矚了,但極端氣候的確已超越了這一設計能量。撒錢做基建,要設計多高規格才能防禦天災呢?
氣候變遷已是不可否認的現實。無論天災還是人禍,我們都得面對。市內至少10萬人住在非法出租的地下室,這危險絕不是將非法地下室改為合法就能解決的。
艾妲驚魂|叶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