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美術系客座教授張恆(Vida Chang Liu),問身邊朋友兩個問題:「不能購物時,會渾身不舒服嗎?」「是否買了很多,但都堆放在櫃裡,沒有拿出來用?」朋友們異口同聲表示,確有這樣的經歷。
想要還是需要
在大學主修商科的張恆,畢業後在銀行工作多年,收入和生活十分穩定,但總覺得欠缺了什麼。她丈夫一語中的:「你的人生欠缺了美術。你不是熱愛美術嗎?」張恆恍然大悟,毅然放棄銀行的高薪厚職,重返校園修讀美術,追尋她多年來的夢想。
沒有全職收入的張恆,不能再像從前那樣隨意購物,因而感到渾身不自在。她不清楚這是怎麼回事,於是開始閱讀心理學書籍,研究購物狂、儲物狂等強迫行為。她發現很多公司為了增加利潤,瞄準消費者的物慾,不斷推出新商品。然而,這些產品是消費者真正需要的嗎?
張恆不諱言:「我以前見到各式名牌手袋會很雀躍,因為大腦分泌出一種叫多巴胺的神經遞質,令自己感到開心滿足,讓我覺得必須擁有它。可是東西買回來之後,高漲的情緒也隨之過去,於是需要一些新物品來產生多巴胺,令自己再度快樂。事實上,我並不需要那麼多東西。明知浪費金錢,又用不著它,但是也捨不得把這些貴重的物品扔掉。不斷儲存的結果,從購物狂變成儲物狂,寶貴的收藏品變成沉重的負擔!」發現自己有購物狂傾向的張恆,決定以這內容作為她的研究和藝術創作主題,探討「什麼才是足夠?」「我們是想要,還是需要?」
撕碎代表捨棄
從張恆的研究發現,購物狂、儲物狂這些強迫和成癮行為,都跟大腦的訊息傳遞有關。於是,她把買回來不用的衣物撕成條縷,織成不同形狀的絲帶球,代表大腦內的神經細胞;用絲帶球編織出來的「雕塑」,代表人們尋求滿足的過程,也成為衣物捐贈者的「思想」與「畫像」。張恆解說:「撕碎代表徹底捨棄,即使把衣物還給你,你也不能再穿上,這代表一種決心。被撕碎的衣物再重組成悅目的藝術品,象徵著一個潔淨的過程,甚至是重生。」
用撕碎了的舊衣物,製成100多個代表腦神經細胞的雕塑,然後把空間佈置成「環境雕塑」或「裝置藝術」,再用油畫展現出來,這成了張恆作品的主軸。她的作品多次獲邀參加藝術展覽,部分更獲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工程及應用科學學院的垂青,被展示在學院大樓的大堂和會議室內。最使她興奮的是,作品能引發對話。「當參觀者問我這些絲帶代表什麼,為什麼要撕破等問題時,我便有機會分享自己透過美術得到治療的故事。心理上的問題本來是很難開口談論的,但我的作品能打開話匣子,幫助人作出反思。」
張恆直言是過來人,她明白要戒掉壞習慣,談何容易,但她終於找到問題的癥結。「我們都愛用自己的方法,去追求多巴胺給予的滿足,但這種滿足只是過眼雲煙,只有在主耶穌那裡才能得到真正的滿足,因祂有無盡的愛去充滿我們。即使窮一生去買貴重的東西,也填不滿心靈的空洞,唯有耶穌無私的大愛,才可以填補內心的極度空虛。」
囤積因為不安
張恆生長在幸福家庭,自小衣食無憂,有父母、兄妹的寵愛,但長大後總覺得不足夠。「即使有房子、車子、學位……仍覺得不夠好,彷彿這些也沒什麼意義。就像《聖經‧傳道書》裡所說的:一切都是虛空,都是捕風。」
當進一步研究儲物狂行為時,她發現人不但囤積物質,更會為自己的囤積而煩惱,好像有煩惱的人生才有意義,這是一件很吊詭的事情。「或許當我們擁有更多,甚至連煩惱也有很多的時候,就以為對生命有多一點把握。其實我們忘記了,掌管一切的是上帝。」《馬太福音》六章19至20節:「不要為自己積攢財寶在地上;地上有蟲子咬,能銹壞,也有賊挖窟窿來偷。只要積攢財寶在天上;天上沒有蟲子咬,不能銹壞,也沒有賊挖窟窿來偷。」這經文提醒張恆:貪婪地上的物質是沒有價值的。
放手才得滿足
回想自己離開銀行界去追尋夢想的過程,張恆感到每一步都有上帝的帶領。「當我處境極度缺乏,我倚靠祂的恩典,就有能力跨過困難,經歷上帝的豐盛;當我心裡被祂的愛充滿,便得到真正的平安和喜樂。感謝祂給我機會實現我的願望,我願意永遠服事祂,用我的生命為祂做一些有意義的事,去愛祂要我愛的人。」
她從美術中領受到上帝的恩典,同樣地,她也希望用美術去觸摸人的心。她再不需要摟著一大堆東西來得慰藉,因為她放手,得著了從上而來的滿足。怎樣才是足夠呢?她回答:「每天有主的恩典便足夠了!」
怎樣才是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