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語言
有對夫婦因孩子苦惱喪氣。媽媽感嘆說:「我整天為他做這做那,但他一點都不領情。」爸爸補充說:「他總在最後一刻才叫我幫忙做作業,然後又質疑我的邏輯,不單不謝我,還生我的氣!」當愛和付出被視為理所當然時,父母難免感到痛心和沮喪。
今天的年輕人真的是自私和忘恩負義嗎?有沒有想過,或許他們的內心深處根本不感到被愛!作家蓋瑞‧查普曼(Gary Chapman),在《愛的五種語言》一書中這樣描述:每個人都有自己主要愛的語言,依個人的成長經驗和需求,分別是:肯定的言辭、高品質時間、身體接觸、服侍和禮物。換句話說,接收到最窩心的愛的表達,才會與對方建立關係。
例如,大聲喊「你根本不愛我」的女兒,可能渴望與父母度過美好的時光,希望父母聽懂她面對世界的恐懼、焦慮和夢想,而不是出主意、嘮叨和說教。因此,當孩子說「您不愛我」時,生氣卻不要動怒,用同理心傾聽他們的感受。中國有句話:「養子方知父母恩。」等到自己當父母,才理解父母的愛與犧牲。可以的話,現在就嘗試用孩子最渴想的的愛去愛他們,讓他們真正地感受到你的愛。
婚姻存款
蓋瑞‧查普曼曾經對一位年輕朋友說:「如果你想自由自在地服侍耶穌,那保持單身最好,因為婚姻需要花很多時間;但如果你想變得更像耶穌,那沒有什麼比結婚更好,因為結婚後你要面對不同的性格問題。」
有些夫妻覺得自己不被配偶所愛,即使對方不停地說:「我不是整天為你和孩子煮飯、打掃衛生、開車嗎?」或「我辛苦工作賺錢養家,你還說我不愛你?」事實上,每個人都渴望別人能了解自己所需,得到自己想要的愛。因此,家裡有人抱怨時請特別注意:勞累的媽媽可能需要家人的服務;努力解決問題的爸爸,可能希望得到尊重和肯定。
此外,愛情銀行需要不斷存款,因為每個負面互動可能會抵消五到七個正面互動。多做正面、有效、有建設性的事,尤其要留意自己的話語和肢體語言,包括表情、聲調語氣和動作。定期安排二人世界,好好培養感情。放下負面互動和想法,列出對方的優點,鼓勵和肯定對方所盡的努力,傾聽對方的感受,給對方擁抱和親吻,告訴對方「我愛你」,買或做一份表達與對方心連心的禮物。
耶穌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上帝。其次就是說:『要愛人如己。』再沒有比這兩條誡命更大的了。」(《馬可福音》十二章30-31節)
讓對方懂你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