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人願意讓自己歸「零」,那麼他得到的一切都是加添上去的恩典了!是否能將自己歸「零」,是一種智慧。當一個人願意讓自己歸「零」,那麼他得到的一切都是加添上去的恩典了!是否能將自己歸「零」,是一種智慧。
感恩,毫無疑問是最基本,卻也是最高尚的感情表達。父母們會教導小孩子在接受禮物時要說聲「謝謝!」這是最基本的。而所謂「高尚」,是當我們說那個人「很高尚」時,其實並不是說他高不可攀;相反,他雖然平凡,卻在言談之間,謙卑得讓你由衷感動,因而感到他的高尚。真誠的感恩就是這樣,是感恩者自己深覺不配,因而向施恩者表達感恩之意;這樣的態度既謙和,又令人感動!
當一個人願意讓自己歸「零」,那麼他得到的一切都是加添上去的恩典了!歸「零」的意思不單是覺得自己一無所有,甚至是不配有,也無法靠自己去擁有。例如當有人在死亡邊緣,無力自救,卻有人伸手相救,救拔起來時,他是毫無疑問地會衷心感恩,因為他很明顯地正處於「零」能力、「零」機會的時候。他一定會對救助者永誌不忘、感恩不盡的。
但是否能將自己歸「零」,卻是一種智慧、一種眼光。從「零」變「一」,並不一定讓人有感恩的心,除非他具有智慧的眼光。事實上,有人甚至會因為這個生出來的「一」而感憤怒!例如有人認為不必向父母感恩,因為他本是「零」,並不存在於世,但父母卻把他帶到世上來,使他的「零」變成了「一」,需要面對世上的種種愁煩痛苦,這並不是一件可感恩的事。
這種講法好像言之成理,卻沒有好處,只會把人帶進更深的迷惘。智慧的眼光卻是看生命是個機會——有機會去選擇、去創作、去享有!因此,也會為這機會、這生命而感謝父母,並孝敬他們。
事實上,世上事物都是相對的,有光明與黑暗,良善與罪惡,高尚與卑賤等等;重要的是我們有自由及有能力去作出選擇:可以選擇光明、良善、高尚的生活,可以存感恩的心呼吸每一口新鮮空氣,及享用各種美食;更重要的是,我們有自由去感謝把我們帶到世上來的父母,甚至感謝那賜下美好食材的神(上帝)。當每天踏出家門,看到眼前的一花一草,或到郊外去看看高山流水,日出日落,甚至是雨後彩虹,風浪之後的寧靜,都會讓我們感恩一番,而這樣的心,必然是充滿喜樂的。
這樣的「智慧的眼光」,不單能看到那些公認的恩典,也包括看上去不像恩典的恩典。中國先賢中,就有人有這樣的智慧的眼光,「塞翁失馬」的故事是其中之一。對於敬虔的基督徒而言,他們也能唱出這樣的詩歌:「感謝神賜溫暖春天,感謝神淒涼秋景」;「感謝神路旁玫瑰,感謝神玫瑰有刺!」
這樣的智慧並非單單屬於那些所謂的智者的,而是可以屬於所有的人,因為這智慧的眼光只在轉念之間。當我們立志把自己歸「零」,那麼,所有加上去的都是恩典,而且都是可以捉摸、可以數算、可以感受的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