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閱讀時,常遇上一個特別的詞句: “互害社會”,形容中國和西方文明當前社會的一種奇特的生態環境, 描述人民在面臨困境時不是攜手相助,而是彼此爭奪互害。這種種在視頻中不斷湧現的情景反映在食品加工造假、行為暴戾、一觸即發的情緒崩潰、家庭破碎離異、破記錄的犯罪、從冷漠到絕望的心態,或自暴自棄,或挺而走險...鏡頭清一色都是互相傷害的場面,而生命中的正能量,和諧互重的身心狀態卻有如 “稀有金屬”般的罕見!
生活在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裡, 人們似乎正陷入一個互相傷害、彼此對立的怪圈。從政治到經濟, 從文化到日常生活, 處處可見人與人之間的爭鬥與傷害。這種 "互害社會文化" 猶如一片陰霾, 正籠罩在我們的頭頂, 讓人感到窒息和絕望。然而, 在聖經的智慧中, 我們可以找到化解冤仇、重建和諧社會的希望之光, 引導人們尋找重建愛與尊重的道路!
互害社會的特徵
在互害型社會中,人們似乎陷入了一種惡性循環。每個人都試圖透過損害他人來獲得自身利益, 卻不知不覺中也成為了受害者 (Collateral Damage) 。在這樣的社會中, 信任缺失、短視行為盛行、道德淪喪、人心冷漠。這種現象體現在多個方面:
信任缺失: 社會中普遍存在不信任感,人們對他人、對機構、對整個社會體系都持懷疑態度。這種不信任導致人們傾向於採取防禦性或攻擊性的行為。
短視行為: 為了眼前利益,人們往往不惜犧牲長遠和集體利益。這種短視行為導致社會資源的浪費和整體福祉的下降。
道德淪喪: 當社會中的大多數人都在"互害"時,道德標準就會逐漸降低。人們為自己的不道德行為找藉口, 認為"別人都這麼做"。
冷漠與自私: 面對他人的苦難,人們變得越來越冷漠。 "事不關己, 高高掛起"成為許多人的處世哲學。
由於社會被割裂成對立的群體, 彼此之間缺乏溝通和理解,人際關係當然就會充滿敵意和偏見。這種狀況與耶穌在馬太福音5:44中的教導形成鮮明對比: “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
兩極化社會
在當今美國主流文化社會中,我們目睹了一個令人擔憂的現象:兩極化文化的蔓延及其對社會造成的深遠影響。這種兩極化不僅體現在政治領域,還滲透到了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形成了一個相互傷害的惡性循環。
政治兩極化是這個問題的核心表現之一。不同政治立場的群體之間的對立日益加劇,彼此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和妥協空間。每個群體都將對方視為不可調和的敵人,而非持有不同觀點的同胞。這種對立不僅阻礙了政治進程,還加深了社會的分裂。
與此同時,經濟不平等的擴大進一步加劇了社會階層之間的衝突。貧富差距的持續擴大導致底層群體對菁英階層的不滿情緒不斷累積,而上層群體則往往對底層群體的訴求缺乏理解和同理心。這種經濟上的兩極化不僅影響了社會的穩定,還加劇了不同階層之間的互不信任, 這種現像在中國社會最為顯著且不斷惡化。
文化價值觀的衝突也是造成社會兩極化的重要因素。傳統價值觀與新興價值觀之間的碰撞,導致不同群體之間產生了深刻的分歧。這種分歧不僅體現在代際之間,還反映在不同背景的群體之間,使得社會整體難以形成共識。
資訊壟斷進一步加劇了這種兩極化趨勢。社群媒體演算法和個人選擇性接收資訊的傾向,導致人們越來越生活在資訊操控中,缺乏接觸不同觀點的機會。這種資訊封閉不僅強化了個人已有的觀點,還阻礙了不同群體之間的理解和溝通。人們越來越傾向於根據種族、性別、宗教等身分特徵來定義自己和他人,而忽略了人性的共通之處。這種傾向進一步加深了社會的分裂,使得不同群體之間的對話和合作變得更加困難。這些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了一個難以打破的惡性循環。兩極化加劇了互害行為,而互害行為又進一步加深了社會的分裂。
聖經價值觀:化解冤仇的良方
面對這樣的困境,聖經為我們指明了一條充滿希望的道路。聖經的核心教導-愛神愛人,正是我們重建和諧社會所需要的基石。
聖經的核心價值觀為我們指明了一條通向和諧、和解的道路,這在當今充滿衝突和分裂的世界中顯得尤為珍貴。耶穌基督不僅透過教導,更是以自身的榜樣,為我們展示了如何實現真正的和諧。
聖經強調愛是一切的基礎,耶穌教導我們要愛人如己,甚至要愛我們的仇敵。這種無條件的愛,能夠打破仇恨和報復的惡性循環,為社會帶來真正的和解。與此同時,寬恕也是聖經中的重要主題。當我們學會寬恕他人時,不僅能夠釋放自己,也給予對方改變的機會,從而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和好。
耶穌基督以身作則,展現了謙卑與服事的精神。他教導我們要謙卑自己,不要自以為是,這種態度有助於我們理解並尊重不同的觀點,從而減少衝突。同時,耶穌也強調服事他人的重要性,這種無私的態度能夠打破自私自利的循環,為社會注入正能量。
聖經還教導我們要追求公義,但同時也要懷著憐憫之心。這種平衡能夠幫助我們在追求社會正義的同時不失人性,避免陷入極端。此外,保羅將教會比喻為一個身體,強調每個肢體都是重要的,這種團結合一的概念可以延伸到整個社會,促進不同群體間的和諧共處。
耶穌基督不僅通過言教,更是以自己的生命實踐了這些價值觀。他為罪人捨命,展現了最偉大的愛;他寬恕那些迫害他的人,展示了寬恕的力量;他謙卑地服事眾人,樹立了服事的榜樣。通過耶穌的生命,我們看到了和諧與和解的真諦,這為我們提供了化解社會矛盾、重建和諧社會的良方。
實踐聖經價值,重建和諧社會
將聖經的教導付諸實踐,我們可以採取以下步驟:
培養同理心: 試著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理解他們的處境和感受。
積極傾聽: 真誠地傾聽不同觀點,不急於判斷或反駁。
尋找共同點: 在分歧中找到共同利益和價值觀,以此為基礎建立對話。
實踐寬恕: 學會原諒他人的過錯,也勇於承認並改正自己的錯誤。
跨越界線: 主動與不同背景、觀點的人交流,打破資訊繭房。
關注公共利益: 在追求個人利益的同時,不忘考慮集體福祉。
傳播正能量: 用正面、建設性的言行影響身邊的人,創造良性循環。
然而,離美國大選不到兩個月,「互害社會」的戾氣在整個超級強國的50個州中仍不斷高漲,連基督徒群體中也存在互不相讓,以品格風度為投票的準則,很多的基督徒患上 TDS 「盲反川普」症候 (Trump Derangement Syndrome), 忽略了對手用「變色龍」手腕,盡力討好選民,隨波俗流,卻拿不出任何利民,有見識的政綱。
弗吉尼亞州利斯堡基石教堂牧師 Gary Hamrick 說: 美國9千萬自稱有基督信仰的選民竟然一半以上在2020大選中放棄投票,導致往下4年的敗政。 因此他鼓勵基督徒群體必須在今年大選前痛定思痛,必須學習在聖經價值觀的大原則下合一,為美國的國運努力尋求和睦,在選舉的過程中竭力追求立場一致,重新建立一個敬畏上帝的強國!
希望的種子
儘管當前的社會現狀令人憂心,但我們不應喪失希望。每一個選擇愛而非恨、寬恕而非報復、理解而非偏見的行為,都是播下的一顆希望的種子。這些種子終將生根發芽, 長成參天大樹, 為我們的社會帶來和諧與祥和的綠蔭。
讓我們攜手同心,以聖經的智慧為指引,共同努力重建一個互相關愛、彼此尊重的社會。在這個過程中, 我們不僅能修復被撕裂的社會紐帶, 也能重新發現人性的美好, 體驗到上帝創造我們時所期望的那種和諧共處的美好景象。唯獨耶穌的十字架救恩能廢掉人間的一切冤仇, 祂以愛代替了恨, 以恩代替了怨,以寬恕代替了報復,祂所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祂所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 唯有以基督的心為心, 世人才能夠共同見證一個充滿愛、正義與和平的新社會的誕生。
讓我們每一位真心跟隨主耶穌,以聖經為絕對的道德標準, 被聖靈重生的基督徒都成為這種改變的催化劑,用愛與包容來化解冤仇,用理解與尊重來彌合分歧。只要我們堅持不懈, 終有一天, 我們將能夠共同見證一個充滿愛、正義與和平的新社會的誕生。如同以賽亞書11:6所描繪的美好景象:"豺狼必與綿羊羔同居,豹子與山羊羔同臥;少壯獅子與牛犢並肥畜同群;小孩子要牽引它們。"
- Church, Unite for the Soul of America! | Ezekiel 33:1-5 | Gary Hamrick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AAWC_UROoA
- 墙外楼 | 互害型社会,究竟该如何“解毒”?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590392.html
- Americans and ‘Cancel Culture’: Where Some See Calls for Accountability, Others See Censorship, Punish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