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在19世紀的宏偉畫卷中,矗立着一座令人着迷的島嶼,連曾是全球霸主的維多利亞女王本人都宣稱:「無法想像還有比這更美麗的地方了。」這座被稱為懷特的小島(Isle of Wight)不僅是地圖上的一個點,也標誌着維多利亞時代的優雅與多元。
東西交融的皇家別墅
故事始於一場皇室愛情──不是心靈的愛情,而是對景緻的情有獨鍾。維多利亞女王和她心愛的阿爾伯特親王為躲避倫敦的霧霾並繁重的公務,決意找一處能享受私人時間及自然景緻的居所;他們最終在懷特島的奧斯本別墅(Osborne House)找到了慰藉。這座富麗堂皇的度假屋以意大利風格為主幹,加上生於德國的阿爾伯特之歐陸品味及女皇從亞洲得來的靈感,便造就了一座迷人的皇家別墅。
藝術上的文化多元
奧斯本除了是一座度假屋,也是一個溫暖的家。這座維多利亞時代的傑作,讓皇室夫婦與兒女能享受簡單生活的樂趣;很多房間也能體會到主人對建立美好家庭生活的願景。女王是一位品味無可挑剔,但也風趣幽默的女士。她甚至讚許過印度錫克國大君的眼睛和牙齒之亮麗,更把他的肖像放在通往別墅內的藝術長廊上最當眼之處。而長廊上佈滿當時從帝國境內金碧輝煌的藝術品以及英國含蓄鬱靜的山水畫,短短一段步程便能感受到藝術多元帶來的心曠神怡。
女王的一片新天
懷特島不僅是皇家避世之地,也是女王個人復興的舞台。阿爾伯特親王去世後,女王從此便只穿黑色的寡婦服裝,而懷特島更成為了她的避難所。在好一段時間裡,黑素打扮的女王只能在永恆的碧海中找到半絲喜悅與安慰。正是在這裡,她遇到了來自印度的年輕職員阿卜杜勒·卡里姆(Abdul Karim),他們的友誼後來成為一部電影的主題。而奧斯本別墅內的杜爾巴大堂更展現了最渾然天成的英印建築風格;華麗的印度風配上點點的英倫典雅,絕對是視覺上的盛宴。與卡里姆情同母子的情誼,更證明了女王有能力用新的眼光看世界,也使她在喪夫後得以開拓另一片天空。
歷史的佳話
今天,當我們沿着奧斯本漫步時,似乎可以從小徑上聽到徐徐的皇室笑聲。懷特島仍然是時代的見證,海灘上的每一塊鵝卵石和每一片海浪,都在低聲講述一位女王在人間找到一片天堂的故事。因此,女王與懷特島的聯繫延續至今,展現出她的愛惡、浪漫、包容與幽默。 這段往事能成為傳世的佳話,是因為它提醒我們即使是君主也需要一個地方來卸下枷鎖,沐浴在大自然、家人及好友的懷抱中。
英格蘭的歷史縮影
縱然女王在奧斯本別墅的故事是如何引人入勝,訪島時也別掛一漏萬,忘記觀賞其海岸、懸崖及其他古蹟。值得一提的是與奧斯本別墅一樣由英格蘭文化遺產協會管理的卡維斯布奇堡(Carisbrooke),遊客可在此堡看到英國在中世紀到近代的縮影,最矚目的是此堡在英國內戰時如何成為囚禁查爾斯一世的巨型監牢。而懷特島更是熱愛遠足或踏自行車人士的度假勝地,就算你不好此道,從英格蘭南部乘渡輪登島也絕對使人有遠離繁囂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