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日本古都──京都之旅,是一趟寓教於樂的旅程,除了跟風去了著名的清水寺和伏見稻荷神社之外,更少不了享受街邊小吃,購買果子(甜點)手信,如麻糬、煎餅等。其中讓我學習最多的,是宇治抹茶和玉露茶。
茶之鄉宇治
回家後,用老人茶壺和中國茶道來享用「玉露」綠茶,竟然有海苔、粽葉香,餘韻久久不散,委實令人驚艷!美妙之味,讓我不禁去請益谷歌博士(Google),方知宇治是京都府東南角的小市鎮,人口只有20萬,目前的市長是一位女醫生。由於有宇治川流經、加上山坡地適合種植茶葉,14世紀後宇治的茶葉開始盛行。11世紀時,藤原賴通改建其父别院,稱其為「平等院」佛教廟宇。而《源氏物語》中的一部《宇治十帖》,是以宇治和京都為背景的宮廷爭奇鬥豔的故事,類似中國的《紅樓夢》。
抹茶
京都的「抹茶」產品多樣化,抹茶製的小吃都抹上了鮮綠色的抹茶粉,還有冰淇淋等所有想像得出來的甜品蛋糕、甚至加了糖粉的沖用抹茶粉。原來抹茶的工序包括採收後微蒸,再用天然石磨成粉,因此又稱「磨茶」。最初抹茶來自中國的魏晉南北朝,傳入日本後,日人將它研究改良,發揚光大,成了日本的國粹。
抹茶含有整個茶葉,因此有膳食纖維,能防止身體吸收有害物質,更能刺激腸道有通便效果。抹茶的抗氧化劑含量高,可保護肝臟、提高大腦認知、防癌、有益心臟、緩解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這麼多好處,難怪遊客趨之若鶩了:點一個抹茶薄餅、喝個抹茶拿鐵、最後來個抹茶蛋糕,一片的翠綠飲食,這就非常京都了。
綠茶粉
美國也賣綠茶粉,與抹茶粉不同。抹茶蒸過、色澤深綠、不苦澀、有粽葉香;綠茶粉為草綠色、較苦澀、具青草香。抹茶粉比綠茶粉磨得更細,工序更細膩,因此價格比綠茶粉貴。抹茶的咖啡因濃度較高,是綠茶的三倍,可提振精神,但比咖啡裡的咖啡因溫和,關鍵是抹茶的「茶胺酸」。習慣每日喝咖啡的人,若一日沒喝咖啡會感到頭痛,但喝抹茶就沒有這樣的副作用。
煎茶
在京都清水寺附近遊人如織的小巷道,也常見「煎茶」禮盒。煎茶(Sencha)是一種日本綠茶,外觀呈翠綠,口感微澀。煎茶採自茶樹頂端的嫩芽,蒸菁後再揉製並烘乾,是日本最受歡迎的綠茶,茶湯呈翡翠綠。
玉露
一棵同樣的茶樹,卻因栽培法、製造法不同,而產出煎茶和玉露兩種。煎茶是採摘下來的茶葉先蒸過、再揉捻。玉露也有蒸揉工序,但在採收前20天,會先將新芽覆蓋、避免日光照射、只使用此狀態下的柔嫩茶葉(正如韭黃和韭菜之別),並且一年只採收一次。玉露因此不含單寧酸,不澀,卻甘醇。
上帝賜予人類各樣美物,要人去管理、採收、享用,這一點日本人深度發揮了。只是日人信仰佛教,到寺院參拜者眾;也信道教,到神社祭拜動物鬼神者多。目前基督徒在日本僅有不到一個百分比。這次在京都的寺廟和神社見到許多參拜的年輕人,都在求神問卜,願真神上帝主動來尋找他們,讓工作勤奮、喜於助人的日本民族,都有機會得到耶穌基督的救恩。
老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