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爸媽看病
帶爸去看腸胃專科醫生。我媽跟專科醫生說,我的家庭醫生說您人很好,您還給病人微信號。專科醫生說,你們是有女兒陪伴,但是有些老人沒有孩子陪他們看醫生,所以我就加他們微信。想起之前帶爸去看神經內科醫生,也是華人醫生。他問我爸媽,這是你們的女兒吧,爸媽說是。醫生說,來陪老人看病的基本都是女兒。那天我陪媽媽在病房等待醫生來給她做手術,隔壁床的老人家也是她女兒陪她。
不是說女兒比兒子好,從我自身的體會是女性更顧家,男性的注意力則多集中在事業上。也許你會說,現代女性不一樣了,也很追求事業。那麼問題來了,如果一個家庭的夫妻雙方都在事業上不有所讓步,這個家庭裡老人、小孩的需要如何獲得滿足呢?
家庭照顧者角色
202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了克勞迪婭•戈爾丁,她是哈佛大學經濟系第一位女性終身教授。戈爾丁的研究顯示,一個世紀演變後,美國男性和女性的職場差距不是主要由性別歧視或撫育孩子的需要造成的,而是源於依然流行的工作文化和要求。我想,這不是說性別歧視或撫育孩子的需要的原因不存在,但是主要的原因是工作文化和要求。
戈爾丁在其著作《事業還是家庭?女性追求平等的百年旅程》中提到了一個例子:她認識的一對夫婦,他們畢業於同一所學院,獲得相同的高等學位,在同一家公司做相同級別的工作,都是工作強度大、不靈活、薪水高的職位。當妻子快30歲時,希望她的生活靈活度更高一些,從而可以陪伴孱弱的母親。她轉去了薪水較低但是工作比較靈活的職位。當他們想要孩子的時候,如果他們要分攤育兒責任,丈夫也得換成工作靈活度高但是薪水較低的職位。這樣一來,育兒費用是一筆額外支出,而夫婦二人的總體收入也要下降,所以他們只能犧牲夫妻公平來換取更高的家庭收入。他們的這個選擇,和大多數想要孩子的夫婦的選擇一樣,一個是靈活度高但收入相對低,一個是靈活度低但收入相對高。
所以,從實際的工作文化和要求來看,大多數家庭的女性選擇了較為靈活的工作以便照顧家人的需要,而男性則選擇靈活度小但收入較高的工作以便滿足家庭經濟的需要。雖然現實中也有丈夫主要負責照顧家庭,妻子主要負責工作掙錢的例子。這要視乎具體的家庭情況,但普遍而言,女性承擔的家庭照顧者角色比較多。
工作與家庭的取捨
看過一篇對一位女明星的採訪,主持人問這位女明星是如何做到工作和家庭的平衡的。女明星直言不諱地說,工作和家庭無法平衡,現實生活中你必須做出取捨。毫無疑問,這樣的取捨就是在工作和家庭之間的取捨。除非沒有照顧老人和孩子的責任,否則一個家庭一定得有人捨去忙碌緊張很難分身的工作而去照顧隨時可能需要被照顧的老人或小孩。
以家人需要為優先
無論是看經濟學家從大量資料研究得出的結論,還是從現實生活中看到的例子,我們都無法否認這樣的現象,女性在家庭中負責照顧家人的情況是多數。從我自身的感受來說,我更容易以家人的需要為優先,雖然工作會帶給我動力、樂趣和某種程度的滿足,但是我常常心裡所想的就是孩子和老人的需要。
《聖經》說:「你的財寶在哪裡,你的心也在那裡。」(《馬太福音》六章21節)雖然那段經文是說我們要正確確立價值追求的對象,但同時也反映出我們心在哪裡,那裡就是我們看為寶貴的東西。不是說男性不看重家庭,不愛護家人,而是相對來說,他們的責任心主要體現在為家人帶來生活所需的物質財富。而女性呢,責任心主要在於為家人帶來生命所需的精神財富。物質和精神都不可或缺。當家人生病了、情緒低落了、遭遇挫折了,女性在情感上更敏感,在照顧上也更細緻。
神是我們的照顧者
由此想到,神(上帝)真是偉大。起初,祂為亞當造了夏娃,就是做亞當的幫助者。成為丈夫的幫助者體現在很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照顧家庭。身為女性的我,很幸運成為丈夫的幫助者。不能說我很喜歡或者很懂得照顧家人,但我確實深深地感受到自己在這方面有很大的內驅力。照顧家人並不是件輕鬆的事情,會休息不好,會力不從心。很多時候,如果沒有這位愛我的神,我真的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很好地堅持下去。但是,神透過祂的話語(《聖經》)、弟兄姐妹(教會團契)給我很多幫助和安慰,讓我在難處時能夠靠主勝過我的各樣軟弱。我總是能從神那裡獲得勇氣、信心和力量。
此時,我在醫院的咖啡廳裡敲打著電腦鍵盤。近來自己身體不好,還要帶老人孩子看病,無論是幫丈夫生意上的工作還是其他事工,都只能抽空做或者在夜深人靜時。我感謝神,可以有一個相對靈活的工作,從而能夠照顧到愛我和我愛的家人。我也為和我一樣的照顧者祈禱,無論怎樣,都不要忘記,我們是他人的照顧者,而我們也有一位照顧者,這位信實的愛我們的神。祂會看顧我們,我們可以倚靠祂。那位照顧麻雀者,更是會照顧我們,甚至我們的每根頭髮祂都一一數過了。
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