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名校的大學同學在畢業四十年後重聚。
當年能考入這所名校,都是來自各地方特別優秀的學生。畢業後在各界任職,都很有成就。不少人滿有名氣,平常聯絡不易,只能從報上得知他們的消息。
大家談起家庭、兒女,已有不少人已然抱孫,喜孜孜的笑容堆在臉上。論專業成就,個個都很厲害;論財富,幾乎都豐衣足食、富甲一方。大家心裡明白,這就是一群「五子登科」的幸運族群:有房子、車子、銀子、妻(夫)子、孩子。在這世上,他們得到這麼多,擁有這麼多!真令人羨慕!
既然大家都有錢有勢,再談成就或財富,似乎已引不起興趣。反而最吸睛的是一位安靜坐在角落的氣質美女。
當年她和班上成績很好的一名男生是公認的班對,畢業後兩人都有很好的工作,沒多久就結婚了,許多同學都參加了他們的婚禮。
「你老公怎麼沒來?」有一名同學問,但隨即被另一名知情的同學制止。
「沒關係的。我們早就離婚了。他已經另外有家庭了,我呢,是單親媽媽,和我那個智能不足的孩子在一起。」她大方地笑着自我介紹。
原以為這樣的介紹會令人尷尬,自然就不會再問下去了。沒想到這群成就不凡的同學們卻都豎起耳朵,聚攏了過來,要聽她的故事。
原來,他們婚後生下了個智能不足的小孩。夫婦倆都很沮喪,甚至彼此埋怨。沒多久,丈夫就因逃避這種挫折與失敗而有了外遇。留下太太獨自撫養孩子。
原任企業高管的太太因不捨得孩子交給別人撫養,於是辭去工作,專心照顧並陪伴孩子成長。
她說:「別以為這是件辛苦而沒有成就感的工作,其實剛好相反,比起獲得的甘甜,這一點辛苦根本不算什麼。」聽到她這樣說,大家更聚攏過來了。
她眉飛色舞地述說着如何養育這樣的小孩,如何幫助他發揮潛力,到現在孩子已能出去上班工作。
她眉宇間充滿着力量的光輝,神情中的自信與美麗令人動容。「是我的寶貝讓我找到了生命的意義。他是我的貴人呢!」她滿足而感恩地說。
如今孩子大了,她也開始用自己的經驗幫助其他的個案,不僅成立專業的慈善機構,還不斷出書探討這類特殊教育。
聽了她的故事,一名剛退休的高官同學嘆口氣說:「我們年輕的時候比成就、比財富、比地位、比家庭、比孩子;現在退休了,我們比什麼呢?讓我們像這位女士看齊,我們比奉獻、比給與、比付出吧!這才是最大的成就。」
四周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是的,真正的成就不是比誰擁有的多,是比誰付出的多!施比受更為有福。
傳教士戴德生說:「少花一點在自己身上就能多給別人一點,我們的靈魂也會更加快樂、滿足與幸福。」你嘗過這種滋味嗎?
蘇拾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