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餃子可以傳福音,是怎樣做到的呢?這要從那一年的春節前夕說起。
那年春節是在一月份,澳洲中小學仍在假期當中。我們教會獲悉,鄰近的那所私立學校裡,有超過30名來自中國的留學生,因為各種原因,未能回國與家人團聚。中國人看重家庭,身在外地的遊子,少不免會「每逢佳節倍思親」,何況他們還都是孩子,就更加需要親情的關懷和安慰。於是,教會決定為他們舉辦一場「春節聯歡會」,希望把家鄉的歡樂帶進他們的心裡。
考慮到孩子們出國前的成長環境和已經習慣了的意識形態,牧師向我們提出了「三要三不要」的要求。一是要多以父母般的愛去體貼、關心他們,不要開門見山地直白說教;二要極盡所能帶來歡聲笑語,不要完全忽略福音內容;三要讓孩子們在感動中潛移默化,不要用僵化、生硬的言辭,以免適得其反。
對於牧師這樣的要求,套用中國的習慣用語來形容,就是「時間緊,任務重」。大伙兒也不敢怠慢,當場就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有姊妹提議表演喜劇小品,「唉,這是個好主意。」牧師拍手贊成。
不過,劇本由誰寫,什麼內容才適合牧師提出的要求?這又讓大家撓起頭來。
我默默地坐在人群後面,腦子卻像車輪一樣旋轉飛快。春節,思鄉,傳統,團年飯!「對呀。」我一拍腦門子,衝口喊道,「包餃子!」
想想看,孩子們過年都習慣吃什麼,肯定少不了包餃子吃。他們來到異國他鄉,有餃子吃沒有?沒有。都是寄宿在洋人家庭,誰給他們包餃子吃?在這樣的時刻,這樣的氣氛下,餃子就成了孩子們最美好的回憶,也成為他們最渴求的珍饈。
這樣好不好?我接着就開始陳述我的構思:我們設計一個基督徒洋媽媽,看到寄宿的中國孩子因吃不慣漢堡包和三文治,整日地不開心,這位愛人如己的媽媽,心裡也很焦急。有一天,她找到一位華人媽媽,講述了家裡的情況,想諮詢做什麼給孩子吃,才能令他感到家的溫暖。華人媽媽就說包餃子是中國人的傳統。洋人媽媽立刻就要求華人媽媽教她包餃子。華人媽媽提議,聚集家長們一起,到教會來包餃子,這樣子不就可以把家的溫暖傳遞給孩子們,同時也將耶穌基督的愛放在他們心裡啦。最後,大家一同歡歡喜喜,一邊唱着讚美詩,一邊熱氣騰騰地包餃子。
「哎,不錯啊,很有生活氣息。」教會裡有位華人母親,第一個贊成我的構思,她還補充道,「既然台上演出包餃子,何不台下我們真的就包餃子?孩子們一定會感到很驚喜,不就更加開心了嗎?」這位媽媽的話音剛落,就聽見有操東北口音的姊妹,從另一個角落喊出聲來:「我來擀皮。」
就這樣,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有說有笑地,就把聯歡會的方案給定了下來。
排演的時候,我們還請教會裡的留學生擔當主角,更加拉近與同學們的距離。這一招果然靈驗,到演出時候,主角一出場,就引起在座所有同學的哄堂大笑,畢竟,他們平日裡就是在一起玩耍的孩子,台上台下完全沒有隔閡感。而台上的同學第一次參加表演,就受到台下如此熱烈的反響,又鼓舞了他的「表演慾望」。接下來,劇情發展就有點「不受控制」,完全按照掌聲和笑聲往下走,不過,演員們最終還是盡善盡美地演繹出牧師要求的內涵。
小品才結束,熱騰騰的餃子就從後台端了上來,媽媽們紛紛來到同學們面前,派發餃子,噓寒問暖。這時候,包餃子的桌子也從觀眾席後面推了出來,還有寄宿家庭的洋媽媽,也真的在學包餃子,同學們喜出望外,好幾位女孩子都感動得熱淚盈眶。旋律簡單,優美動聽的讚美詩反覆播放,烘托出現場溫馨、動情的氣氛,學生、家長、牧師和弟兄姊妹們,也都有包有吃、有說有笑,大廳裡一片喜氣洋洋。
氣氛這樣好,同學們對教堂的印象也就不再刻板,一直以來謹小慎微的態度也轉為更加開放和接納。接下來的主日,大約有一半孩子開始來教會參加崇拜,也有家庭篤信傳統宗教的同學,帶着疑慮過來,接受牧師的個別輔導。
這次福傳行動,同時也給我很多感動和感觸。我們都知道傳福音是每一位基督徒的「大使命」,但要如何傳,這裡面卻有很多學問。《聖經》教導我們:「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祂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腓利比書》二章5-7節)
這段經文使我明白,傳福音的真諦,就在於要以「人的樣式」傳遞出神的心意。這次包餃子聯歡活動,使我們獲得很好的鍛煉和寶貴經驗,無論是教會還是個人,都很受鼓舞。
邱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