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莫非 于 2023年5月22日
类别: 澳洲

旅行天地: 神聖空間

不知你們是否想過,什麼是神聖的空間(Sacred Space)?

自然離不開神、人,和一個地方的組合。這應該是一個讓人默想創造主的地方。

在西方,「神聖空間」是2001年才開始的一門新興學問,牽涉到研究人類如何用創意來建造一敬拜神的空間,或者研究歷史上各樣基督教建築的空間。這領域且有一名詞,出自希臘文Hierotopy,由俄國藝術史家Alexei Lidov所創。

人類創造神聖空間來敬拜神、榮耀神,是人本質的一部分。不同文化中都有聖所的建造,而且奇妙的是,所有神聖空間都脫離不了和藝術嵌合:教堂建築、家具佈置、宗教形象雕刻、彩色玻璃、畫作、肅穆優雅的儀式、詩歌、香味和燈光設計等,勾織出種種豐富引人的神聖氛圍。人在其中,用詩歌敬拜,領聖餐交流,並和神聖建立心靈的連結。

然而,可曾思考過「神聖空間」在我們個人生活裡的重要性?

猶太作家Joel Kotkin在《城市:一部世界歷史(The City: A Global History)》中提到,一座城市需要三個條件才能生存下去:一是提供人身保護安全,二是提供興旺的經濟條件,三就是提供神聖的空間。且說這三者缺一不可。

此處所指的「神聖空間」,顯然不是實用或功利性,提供吃飯、睡覺或者玩耍娛樂之類。而是指在這空間裡,可以認識自我,看清和他人的關係,以及了解神如何在我們生命中和世界上作工。

而且神聖空間除了指和信徒共同敬拜的教會聖所,每個人也需要一個獨處安靜的個人神聖的空間。

聖奧古斯丁說:「我心不安,只有在祢裡面可以得到安息。」人心會不安,就是因為人心深處有個渴望,想要尋找神。然而,「尋找」常要在一個安靜、獨處的時空裡,才最容易進入神聖。不論生活有多忙碌,我們都需要一個神聖空間,可以來到上帝的面前得安息,且更新自己的靈。

在這空間裡,可以有些簡單優雅的環境佈置,幫助自己聚焦,不受打擾地作些默想和禱告。天主教靜修營地在這方面特別注重,地方不見得大,但庭院有特殊設計,處處是雅致的角落:雕像、樹蔭、泉流、花叢和座位。坐下後,眼光所落之處皆悅目,耳邊有時還可聽到鐘聲和水流聲。

雖然我們常說「境由心生」,基督教信仰也強調只要用心靈和誠實就可以敬拜神,脫掉鞋子之處,即為聖地。但是,人的肉體難免軟弱,環境吵雜常會影響心情。若要在紛亂中創造獨處的超然狀態,會是一艱鉅的挑戰。

耶穌也不隨意接受如此挑戰。若仔細留意一下福音書裡一些耶穌服事的經文,會發現有些重複字眼:

耶穌和門徒退到海邊去」(《馬可福音》三章7節上)

使徒回來,將所作的事告訴耶穌,耶穌就帶他們暗暗地離開那裡」(《路加福音》九章10節上)

那時,耶穌出去;上山禱告,整夜禱告神。」(《路加福音》六章12節)

但耶穌的名聲越發傳揚出去,有極多的人聚集來聽道,也指望醫治他們的病。耶穌卻退到曠野去禱告。」(《路加福音》五章15-16節)

耶穌隨即催門徒上船,先渡到那邊去,等祂叫眾人散開。散了眾人以後,祂就獨自上山去禱告。到了晚上,只有祂一人在那裡。」(《馬太福音》十四章22-23節)

一個人服事若大有功效,就會有八方索求逼過來。但是,耶穌並沒有隨「需要」起舞,每求必應,醫治、趕鬼或教導個不停。祂的服事乃有一韻律,每告一段落,就撤退,作了就退、作了就退……像潮汐,週而復始。

這和我們對服事的認知不太一樣。通常服事總給人一種衝鋒陷陣的感覺,凡事好似都需要「衝上去」,但是耶穌卻示範了要如何「退下來」。而且,還是退到海邊、曠野,或者獨自去到山上。大自然顯然是一個無需用佈置來點綴的神聖空間,樹影、花姿、山形、水影,還有風聲、蟲聲、海濤聲,美不勝收。透過這些創造物,我們可以來到上帝的面前敬拜。

中國人說「沾點地氣」,和大自然氣息相通,對自己的身心靈會是一道健康的滋補。此處絕非形同泛靈式的和「萬物同一靈」,而是透過大自然的創造物來默想後面的創造主。所以請問,你有多久沒有「沾點地氣」了?

我們需要沾點地氣來和神聖作深度的交流。在生機勃發的春季、盛開結果的夏季、葉落風揚的秋天,或枯枝向天的冬季,人皆可在天地間探探身,親近神。

若無法出遊,也可在案頭插一枝清幽的花,放點讚美詩歌,或置一小案頭噴泉,即成一神聖空間。任何可以幫助自己沉澱心境,不成為偶像的,都可以成為神聖空間裡的媒介。

重點是我們需要一神聖空間來平衡自己的心。我的書房面山,坐在其中,四面環繞的是書本,抬眼望出窗就是山谷,吐納的是書香和山氣,堪稱文人的「桃花源」。但因為一台書案上的電腦,使得公私空間不分,常常眼神心思都被許多行政事務給佔據了。

因此關掉電腦出走,成為一個必要。有時因外出旅途服事過於密集,回家後常常像車子需要「進廠修復」。於是偶而會和先生牽狗爬我們家後山,翻過山頭就是莎芭柔(Shabarum)公園。春天時,滿園梅花盛開,嫣紅、蛋白相間,滿樹滿地的色彩,讓人想到「恩典」。

夏天去南加聖莫尼卡海邊,日暮時分,海天灰藍光暈間,觀看海鳥成群在海浪間翩飛忙碌啄食。恩典!

秋天南加滿是或橘或黃的溫暖秋色,觸目皆南瓜、柿子和黃葉,天地間滿溢着一片豐收的氣息。恩典!

我們也在學習像耶穌,找機會上山和下海。但是,更重要的是每日的靈修時間。

在書房裡,一推開椅子,丟下一塊墊子在地上,就是跪下禱告的地方。抬頭望出窗外,高高山頭,真有「耶和華幫助」從那而來的感覺。

書房靠牆有一粉藍色搖椅,大小剛好夾在書架中,那成為我大量閱讀、書寫靈修日記的地方。眼前窗口面陽,因此一日之間陽光的不同角度,伴隨我的筆在紙上滑移。天地靜好,就是這樣一種感覺。

台灣旅遊有個景點「貓空」,有家山腰中的餐廳叫「邀月」,牆上有一小幅字寫着「簷低不礙雲,窗小能邀月」。誠然,神聖空間大小也無所謂,只在胸豁是否寬闊,心靈是否誠實,只要能來到上帝面前的,即神聖。

請問你有這樣一個神聖的空間麼?有這樣一個地方讓你心靈可以塵埃落定,平靜安穩地來到神面前敬拜、禱告和默想麼?

盼望每個人都有一個神聖空間可以在靈裡得安息,並重新得力!

莫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