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角月报编辑部 于 2022年8月26日
类别: 澳洲

年輕一代的人生觀和幸福感

一代過去,一代又來,每一代人都有着那個年代的特色。當今的年輕人,對人生的看法如何,什麼讓他們感覺幸福?就這些問題,我們採訪了三位在悉尼上學的年輕人,請來聽聽他們的心聲。

自己掙生活費

璐璐來澳洲留學已經三年了,受疫情影響,她一直沒有回廣州探親。她是家裡獨生女,家境好,不愁吃穿,但她是個好強的女孩,喜歡做生意。她覺得靠自己能力掙錢的人,都很了不起,不管是什麼職業。她代理了悉尼大學的畢業禮品代購工作,為畢業生們郵購畢業紀念品。她這樣工作也能掙到生活費。當然,有樂也有苦,她說:「從開始獨自一人做生意到現在,慢慢感受到社會的險惡,也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每一次的經歷都會讓我更加成熟,我感謝這些經歷,讓我成長了。」

離家多時,她很想念家人,家人也很掛念她,一直催她回家。所以她下個月就回廣州了。

她是一個孝順的女兒,很體貼父母的辛勞。她說:「父母供我讀書不容易,如果我可以用自己掙的錢給他們買一些他們自己不捨得買的東西,我覺得很幸福。」

她覺得:可以跟身邊的朋友、家人保持穩定的關係,為他們帶來快樂,就是她最大的價值。
過平靜的一生

澳洲實施與病毒共存,開放邊境,迎來了新一波的留學生。思澈從北京來,頭一年他在家裡上網課,現在來悉尼大學建築系上第二年研究生課程,拿到畢業證書才回國。問他人生有什麼計劃,他說:想依靠自己努力去提升自己,對自己負責,對親人負責。他比較注重生活品質,不求大富大貴,希望能按自己的想法平靜的過完一輩子。

思澈在北京讀完大學本科四年,工作一年後才考研究生,父母都是藝術家,他是獨生子,他的人生是很順利的,他認為:幸福是一件簡單的事,滿足於現狀,追求美好,自信,有愛,能回應愛並付出自己的行動,就是自己的幸福觀。

問他對將來有什麼看法,他說:「雖然剛到一個新環境,開始一段新的學習旅程,但是我的背後有我的親人和朋友,一直默默地支持著我,我覺得自己是幸福的,雖然這段學習旅程比較艱辛,但是前途是光明的。

超越平凡生活

文森高中畢業後,考上了新南威爾士大學的機電工程學科,但是他並不馬上進入大學學習,而是推遲了一年入學,利用一年時間去讀悉尼傳教士和聖經學院(SMBC)舉辦的橋樑課程。這是該學院為18至21歲的學生設計的間隔年神學課程。他希望在進入大學或工作之前在自己的信仰中成長。

間隔年的想法非常吸引他,能夠從高考後放鬆心情並看到他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情。從許多意義上來說,也是一種超越平凡生活的方式。作為一名基督徒,他知道生活不僅僅是讀書、昇學、工作的固定模式,所以當他在一個基督教營地有人向他建議間隔年課程時,他很高興能更多地了解它。他被課程的使命以及更深入學習《聖經》的機會所吸引。該計劃能幫助青少年在上帝話語中奠定生命基礎,迎接世界的挑戰。

他選擇通過橋樑課程學習神學,學習宣教,與30位志同道合的基督徒一起祈禱和團契。對他來說,不僅讓他在信仰上成長為一名真正的基督徒,而且還拓寬了視野,更清楚上帝的作為和他自己在其中的位置。

他已完成了橋樑神學課程的學習,目前正在攻讀機電工程學士學位。他一直對了解世界和事物的運作方式非常著迷,所以他認為這是上帝給他的禮物。他還有幾年的大學生活,現在他很享受在大學的時光,並參與了新南威爾士大學的校園聖經學習。

他認為能成為大學基督教事工的一員絕對是一種祝福,該事工旨在培訓和裝備學生的生命,預備將來的服事。目前,他希望在大學和教會的不同事工中尋求服侍神,期待神在他大學畢業前為他安排一次短期的海外宣教。

至於大學畢業後的計劃,可能做幾年工程師,如果這是神的旨意。看看上帝可以在哪裡使用他,無論是在悉尼還是在海外。

文森的家庭並不美滿,父親在他小學時因病去世,大哥自小殘疾要專人照顧,文森跟母親和祖母一起生活,照顧她們。但他覺得快樂和幸福。

他覺得幸福不僅僅是一種喜悅和滿足的感覺,對他來說,幸福是在上帝裡面的喜悅和滿足。只有在上帝面前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和永恒的幸福。他說:當我們追逐塵世的幸福時,它永遠不會滿足,事情總是會讓人失望,追逐幸福會讓人感到空虛。但是在上帝裡面,我們可以擁有持久的幸福,因為知道上帝了解我們並愛我們,通過差遣耶穌將我們從罪惡中拯救出來。這是一種幸福,當事情變得艱難時,我們仍然可以微笑並相信上帝正在做事。我們在大學基督徒小組中閱讀《創世記》,從中得到提醒,雖然事情看起來很混亂,就像約瑟被賣為奴隸並被投入監獄一樣,但「上帝本意是好的」,約瑟最後救了全家。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觀,對幸福也有不同的理解。基督徒的人生依靠神,正如馬利亞所說:「我心尊主為大,我靈以上帝我的救主為樂。」(《路加福音》一章46-47節)願更多的人擁有在上帝裡面的那種持久的幸福。

小潔採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