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神學功底深厚、表達清晰、靈命火熱,他重視生活應用,也有解明《聖經》的恩賜。他的著作一直到今天都還被廣泛閱讀。
終生服事
湯瑪士・華生(Thomas Watson, c.1620-1686)可能出生於英國的約克郡(Yorkshire)。他曾就讀劍橋的以馬內利學院,於1639年取得文學學士、1642年取得文學碩士。劍橋時期的華生相當委身於學習。學成之後,他有段時間住在清教徒貴族馬利維爾女士的家裡擔任家教。1646年,華生前往倫敦聖司提反教堂,擔任那裡的教師約十年,之後擔任主任牧師六年。
1647年,華生娶埃瑟克斯郡(Essex)一位清教徒牧師的女兒為妻。他們至少生了七個孩子,其中有四個早夭。
英國內戰的時候,華生開始表示他對長老制度的支持,但他也對君主給予同情。當克倫威爾(Cromwell)處死查爾斯一世的時候,有一群長老會牧者向克倫威爾提出抗議,華生是其中之一。1651年,因支持君主的緣故,華生和其他一些牧者被下在監裡。當中有些人被處死,而華生後來因請願被釋放。華生於1652年恢復聖司提反的牧職。
1662年,英國頒佈「統一法案(Act of Uniformity)」(譯註:英政府規定教會使用制定的聚會形式),也迫使華生離開牧職。然而每當有機會,他仍會在一些私人場合,在穀倉、家庭甚至樹林裡講道,1666年倫敦大火,華生購置了一個大廳做公開崇拜,邀請所有願意的人參加。1672年,華生取得克羅斯比堂(Crosby Hall)的執照,在那裡開始講道的事奉。三年後,司提反・查諾克(Charnock)加入他的事奉。他們搭配服事,直到查諾克1680年過世。華生不停工作,直到健康受損,才退休回到埃瑟克斯郡。1686年,華生在禱告時突然過世。他葬在岳父的墓旁。
代表著作
身為一名傳道人和作家,華生的神學功底深厚、表達清晰、靈命火熱,他重視生活應用,也有解明《聖經》的恩賜。他的著作一直到今天都還被廣泛閱讀。
其中一本著作是《萬事都互相效力(All Things for Good)》。華生曾說,他的服事當中有兩個極大的挑戰:一個是讓非信徒因缺乏恩典而悲傷,另一個是讓信徒因擁有恩典而喜樂。這本書是《羅馬書》八章28節的解經釋義,第一版印刷是在1663年,一年之前有2000名牧者因不從英國國教而被驅逐。華生藉這本書鼓勵神的子民們要喜樂。他向他們解釋,最好的事和最壞的事如何都能使人得益。他寫道:「當我們曉得,沒有任何事情可以傷害敬虔人的時候,這是一個安慰;但當人確知,萬事都互相效力,叫他們得益,他們的十架終將成為祝福。苦難的驟雨終將滋潤恩典的幼苗,讓它更加豐盛:這時我們的心會充滿喜樂,直到滿溢。」
如果有人問:「為何壞事會發生在好人身上?」或「我怎知神呼召了我?」你可以請他看這本書。
另一本叫《天堂要努力進入(Heaven Taken by Storm)》。這是一本極佳的小冊 (或許是類似著作當中最好的),描述如何運用得恩的方法。依據《馬太福音》十一章12節,華生描述基督徒如何運用一種神聖的奮鬥得到天堂:藉由讀經、禱告、默想、自省、交通和守主日。華生解釋信徒如何在跟自己、撒旦和世界爭戰。華生也駁斥那些反對在信仰當中奮鬥的觀點。如果想接觸清教徒的著作,這本書是一個很好的出發點。
(本文譯自Meet the Puritans, Beeke and Pederson, Reformation Heritage Books, 2012, MI)
張仲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