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註:囚,繫也。即人在囗中。白話版《說文解字》則定義為捆綁拘押。字形採用「人」作偏旁,像人在框「囗」中。那個大囗不是口,而是圍的古字。囚,是人被圍並禁錮於四面高牆、木柵、鐵欄之內,不能隨便進出。
動物園安全舒適,不獵也有飼物,但缺少森林平原供跳躍奔馳,動物只能百無聊賴在有限地方徘徊,失去生命動力。動物如此,人類亦然。無論古今中外,都將犯人收監禁閉,作為刑罰。雖然無憂食宿,但身繫囹圄,不能出入自如,情何以堪。俗語也云:不自由,毋寧死。可見失去自由的痛苦。
我們沒有牢獄經歷。各人自有家居,今天去這,明天去那,無拘無束,逍遙自在。只是,近月因疫症而實施的居家令,讓我們飽嚐失去自由之苦。新冠肺炎已持續超過一年半,當中執行過不知多少次家居禁令,眾人開始出現抗疫疲勞,疲態畢露。尤其是六月尾出台的禁令,初以為是暫時之舉,誰知疫情不降反升,以至解封日期一延再延,迄今已三個多月。購物與運動,均被限於住所五公里範圍之內。大多商店、娛樂場所及食肆餐堂,亦一併關閉。人們還要保持1.5米社交距離,限制互訪,致使人與人之間被逼分隔,無奈疏離。慣常去海外旅行人士,倍覺痛苦。事實上,不要說跨國旅行困難,包括境內州際往來,甚至鄉間小遊也成了夢寐以求的奢望。苦悶,不僅源於身體受時空困囚,也來自內心喪失自由的抑壓無助。
為求早日擺脫困境,原先不理會政府打疫苗宣傳的,終於改變態度,積極預約,趕去防疫中心,輪候接種。近日,政府亦宣佈了解封的時間表:當民眾接受兩劑預防針達到百分之七十、八十時,禁令會陸續鬆解;擁有兩次注射者,可享「特權」;一旦九成以上國民接種疫苖,產生群體免疫效應時,所有禁令將會全部取消,國際航綫也會重開,百姓可以重回日常生活模式。既有政府的鄭重承諾,又見接種率持續上升,解封指日可待,自由就在眼前,令人雀躍鼓舞。
「我所作的,我自己不明白;我所願意的,我並不作;我所恨惡的,我倒去作。若我所作的,是我所不願意的,我就應承律法是善的。既是這樣,就不是我作的,乃是住在我裡頭的罪作的。」(《羅馬書》七章15-17節)人生之中,我們亦囚於罪孽,所言所行,總有敗思壞德,自我無法掙脫。《聖經》提出脫苦良方:「因為人心裡相信,就可以稱義;口裡承認,就可以得救。」(《羅馬書》十章10節)簡單有效,況且是創始成終的造物主所承諾的,必成就無疑。抗疫藥苖能解一時之囚,惟有接受上帝救恩,才能讓我們得著真正的自由。
潘振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