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角月报编辑部 于 2021年4月27日
类别: 澳洲

餐飲業新常態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澳洲各行各業,尤其對飲食業,造成鉅大衝擊。深受澳洲人喜愛的中餐業,確曾經歷了一段黑暗時期,期間澳洲總理莫理遜更親自與聯邦衛生部長及政要,光臨墨爾本一家中餐館用餐,以支持華人餐飲業。政府部門更在中餐館舉行商務及社區午餐會,呼籲大家不要過度恐慌。政府也在分階段向全民發放免費飲食消費券,協助餐飲業復甦。

由於連月來各州沒有新增病例,加上疫苗接種計劃展開,人們已從最初的恐慌情緒恢復過來,中餐館開始熱鬧起來。餐館重新開放,老闆都嚴格遵從政府的衛生規定,員工都加強了衛生意識,以顧客的健康為大前題。餐堂仍保持1.5米的社交距離,顧客在進入餐館前,要透過二維碼‭(‬QR code‭)‬,完成無接觸登記手續、消毒手部等等,才獲准進入。這已經成為出外進餐的新常態。

究竟中餐業過去一年如何度過困境,面對什麼壓力,復甦後的中餐業能否恢復以往的興旺,筆者訪問了澳洲華人餐飲業商會會長車錫泰先生。

倒閉情況不算嚴重

車會長表示,疫情期間加入該會為會員的餐館增加很多,希望同業間能夠彼此交流,共商對策,共度難關。事實上,受疫情衝擊而倒閉的中餐館並非想像中嚴重,約有十多家,其中一家茶市酒樓,另一家酒樓東主不能同時經營兩家,而將另一家暫時停業節省開支,其餘都是中小型食肆。

中小食肆轉型求存

限聚令期間,顧客減少了80%,租金、人工是這行業的經濟壓力。租金往往是成本的主要部分,連續數月,生意下降,租金仍要付,沒有顧客,但又不允許暫停營業。平日可容納100人的食肆,那時只可容納50人,必須要裁員,減人工或減開支,才能維持。車會長說,大酒樓都很難支撐,他旗下的餐館都將所得的利潤作為補貼員工的薪金,以讓員工留守,反而那些中小型食肆,轉型外賣,或家庭式生意,尚可維持。

粵菜食肆多挑戰

一向以來,中餐食客以本地人為主,由於對病毒的恐懼,本地人不再前往用餐,對行業影響最大。旅行禁令導致境內及海外遊客銳減,市場更是雪上加霜。在市中心的食肆經營更難,寫字樓都安排職員在家工作,那些倚靠上班一族光顧的餐廳真是門可羅雀。

過去一年,政府都對餐飲業商戶提供資助補貼,而職工每兩週可獲1,500元Job Keeper工資補貼,但要符合條件,許多餐館都靠此支撐。這些資助補貼發放至今年三月,緊接著倒閉餐館會增加。車會長強調餐館業回復以往的興旺還需要幾年時間,主要是百業蕭條,失業人多。

一向競爭激烈的粵菜,隨著不同地區的華人移民來澳,粵菜地位被其他中餐取代,例如外省菜、亞洲菜,中餐要創新或改善,才能適應競爭市場。另一新趨勢是愈來愈多人訂外賣,預計這個趨勢將持續增長,而粵菜不適合外賣,要有一個妥善處理方法。此外,消費者愈加注重健康飲食,環境衛生,這幾點,同業間應共商對策。亦希望消費者繼續支持餐飲業。

午市飲茶恢復快

疫情放緩,恢復最快的是午市的飲茶,作為茶市的靈魂人物ررر點心師傅,究竟他們在疫情下是如何度過,點心業前景如何?據悉尼點心師協會會長陳厚明回憶,去年三月,政府頒佈的限聚令,酒樓業受影響最大,停業了一段時期,疫情放緩後重開,這樣輾轉反覆,有些點心師停薪留職,有些減少工作時間,有些失業,合條件的點心師,向政府申請工資補貼,餐館老闆給差價,總算度過困境。

八成師傅已上班

現時飲食業限制放寬,八九成的點心師傅已開始上班,茶市回復八成生意,以往行家都注重食物衛生,經過疫情後,衛生意識更強,而且是自發性,例如戴口罩,接觸食物時戴手套,勤洗手,戴帽子,加強衛生管理,所有碗碟都使用洗碗機清潔,會所酒樓,點心都採用即叫即蒸,以保衛生。

行業辛苦缺新人

對於點心業前景,陳會長認為有興趣入行的年輕人很少,前景不大樂觀,加上市面推出很多本地或海外出品的急凍點心,人們喜歡買外賣回家,點心會已向政府訴求放寬點心師傅移民資格。

當人們享受美食的時候,餐飲從業員背後的辛酸卻不為人知。這個行業工作時間長,個人健康、家庭生活都受影響。加上工作煩悶,容易染上不良嗜好,令許多人不敢入行。

意想不到的收穫

陳厚明會長表示,有一點意想不到的是,疫情期間沒工開,或減少工作時間,反而有更多時間建立家庭關係,打理花園,親自下廚,接送孩子上學等,促進了與家人的感情,多了時間運動,注意身體健康。

心中有神蒙祝福

疫情期間,一些從事餐飲業的基督徒,卻以信仰作為排解的出口。信仰成為他們釋放壓力、化解困難的訣竅。神(上帝)就是人生的領航者,他們的生活,靠著神得著導引。面對疫情的衝擊,他們的內心仍然有平安喜樂。而且藉著這段時間,重整與家人的關係,注意運動,鍛鍊身體,重新思考人生。這些都是疫情的背後,神帶給他們的祝福。

我們認為,無論面對什麼環境,懷著敬業的心,才會找到工作的意義。《聖經》說:「無論做什麼,都要從心裡做,像是給主做的,不是給人做的。」(《歌羅西書》三章23節)敬業的奧秘,在於「從心裡做」;心裡有主的引導,就必得著力量,面對順境逆境。

關公關